□江泽昌
8月3日,以“韧性成长”为主题的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全球知名的特殊化学品企业亨斯迈集团受邀参展,并携手上海集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创新合作成果——新一代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节能门窗,以场景化的展示形式,亮相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现场,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
如果亲临亨斯迈在本次博览会上的展位,一定会被其简洁大气的设计吸引驻足。巨大的方形灯环悬于展位之上,不由得进入人们的视野,透亮的灯光打在展厅内,走入其中给人以高堂素壁,窗明几净之感。
在这个主题为“聚氨酯‘窗’享生活,低能耗‘绿’建未来”的展会上,本报记者围绕行业发展趋势、产品创新及布局等话题,专访了亨斯迈集团商务经理张怿先生。
记者:聚氨酯新材料应用于建筑降碳领域的市场前景如何?其中,在中国的市场机会如何?
张怿:门窗材料历经几代更新,从最早传统木质材料,到后面铁、钢、不锈钢材料,逐渐进入到铝合金和塑钢材料门窗,聚氨酯在这个行业当中其实是一个非常新的一个成员吧。我觉得,聚氨酯材料出现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聚氨酯具有优越的保温性能,那么聚氨酯就有了很多的应用场景,比如,冰箱的内胆是有保温材料的;建筑的保温夹芯板,这些都是保温材料的应用。
当建筑的标准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建筑能耗成为行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有关数据显示,在整个社会的碳排放当中,建筑业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到了50%以上,所以建筑节能减排尤为关键。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建筑行业要承担了一半的责任。所以,建筑保温以及建筑降碳就是两个很重要的课题,我想这也是聚氨酯能够应运而生,加入到门窗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公开数据显示,在高能耗建筑中,门窗占建筑能耗总量的40%,占整个国民经济总能耗的20%。聚氨酯材料门窗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比传统材料门窗碳排放低80%以上,这个是非常可观的数字。尤其是亨斯迈聚氨酯材料当中还应用到了泰络优聚酯多元醇,作为聚氨酯配方的原料之一,其最高达60%的成分来自回收聚酯材料,如回收PET塑料瓶。这进一步加强了亨斯迈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为整个社会的一个环保绿色降碳提供了更多的选项。
聚氨酯材料门窗的应用相比于传统门窗来说,节能性能可以达到一个更高的标准。今天在展位现场接待每一个客户的时候,都会介绍一款“85门窗”,就是它的门窗厚度是85毫米,可以达到欧盟标准的0.8的传热系数。以传统的解决方案来说,至少要到95毫米甚至100毫米以上,但对于聚氨酯门窗要达到同样的保温性能,就可以用更少的材料。同时,保温的持续有效性也更高。得益于聚氨酯材料的抗酸碱和抗风压性能,也大大增加了建筑门窗的使用寿命。所以聚氨酯在建筑减碳当中可以说是非常有前景的一个材料。当然,亨斯迈也希望有更多的行业的标准,有更多的设计师能够了解到这一点,并把聚氨酯材料运用到建筑设计当中去。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聚氨酯材料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首先,聚氨酯材料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虽然已经有不少的实际案例了,但相比于中国整个的建筑市场,聚氨酯材料的应用还是小的。其次,就是各地区不断提高的节能门窗标准,如上海超低能耗标准规定整窗传热系数不得大于1.4瓦/平方米·开;而北京的执行标准更为严格,规定整窗传热系数不得大于1.1瓦/平方米·开。在这种标准下,很多的近零建筑的解决方案,聚氨酯材料就变成了最好的解决方案。
这也带给我们很大的信心,中国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不仅是北京和上海,还有更多的城市都在跟进节能门窗标准。所以我相信聚氨酯门窗必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选项。再有,从中国市场来说,中国城市化的步伐还没有完成,未来建筑的体量还在不断地增长。不单单是增量市场,存量市场也仍然有大量的建筑体量存在。对于存量建筑的能耗标准的提升,也会是下一个提出的要求。我相信当我们减碳的目标逐渐深化的时候,这些都会逐渐被摆到议程当中,所以我们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的前景。
记者:本次展会是亨斯迈联合集韧科技共同参展,在涂博会那边和涂料方面企业也有合作,请您谈一下亨斯迈未来的发展规划。
张怿:首先,聚氨酯不是可以单独应用的材料,我们需要找到真正的合作伙伴一起来逐渐完善材料的应用。把聚氨酯材料变成真正的门窗的型材,并让我们提供的方案最终走近千家万户,这是亨斯迈之所以和更多的下游企业合作的原因。
其次,建筑行业是一个涉及产业链特别广的一个行业,所有相关的产业链需要,都会是新材料进一步更新迭代的一个方向。比如您刚才提到涂料的行业,怎么样能让聚氨酯材料跟涂装进行匹配,让涂装变得更容易,亨斯迈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
所以,在建筑行业,亨斯迈愿意跟更多的其他行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比如中科院、建委、建科院等,亨斯迈都已经建立了很多的联系,也是希望能够在跟他们的合作当中看到更多的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和未来的方向。
很多的革新不是一夜发生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欲达千里,必积跬步,亨斯迈很多的创新和迭代都是平时不断地积累当中产生的。在今天的展会当中,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些行业信息,给我们下一步迭代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今天集韧科技的负责人就提出,希望提高效率,让拉挤的速度进一步提升。因为集韧科技订单已经接不过来,希望投入新的产线,如果能直接提高生产效率那就是最直接的帮助了。
记者:相比其他门窗系统,亨斯迈有哪些独特的设计理念?在节能效果、居住体验上有什么不同?
张怿:亨斯迈的独特设计更多的都是在考虑怎么样让材料更好用。比如,下游的合作伙伴在拉挤聚氨酯型材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型材更好拉,效率更高,型材出来的质量更高。
包括之前提到的泰络优的回收PET所生产的聚酯多元醇,这项技术不单是为了回收的PET,也为型材提供了更好的拉挤工艺性,提供了更好的涂装的适配度,还提供了更好的强度和抗酸碱性能等。
同时亨斯迈创新方向也紧密联系下游的合作伙伴,比如与型材生产厂、门窗安装企业去进行配合。聚氨酯门窗可以用更薄的型材,更小的截面来做到同样的保温性能,在这个前提下,可以给门窗型材的生产方和建筑设计方更大的发挥空间去设计和美化。在亨斯迈展位现场可以看到,一个足足有三米高的推拉门窗,它的厚度只有60毫米,这是非常轻薄的。这就给门窗的设计者更多的创新空间,它的美观度,透亮度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玻璃面积相对比较小,透光性差,但是门窗框又特别笨重的一个建筑会被消费者喜欢,所以我想这些都是我们的创新点,我们能做的不单是给自己创新,也希望给这个行业更多创新的空间。所以接下来我们可能跟更多的设计单位,比如说华东设计院,同济设计院有更多的交流,希望听取他们在设计方面的一个创想,给我们更多的产品上创新思维或者说灵感。
记者:在建筑节能领域,亨斯迈为绿色建筑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
张怿:首先建筑行业我刚才提到了是一个涉及非常多方面的行业,所以建筑业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一个行业。我刚才也提到了建筑保温的夹心板,包括建筑喷涂、屋面防水、屋顶防水以及防水保温结合的一些解决方案。包括亨斯迈在门窗拉挤型材在内的材料其实都是对于建筑节能方面的积累和投入。
今年,亨斯迈推出“律茵永筑”低碳节能和新材料解决方案平台——汇集亨斯迈保温夹芯板、节能系统门窗、喷涂保温泡沫等聚氨酯低碳建筑产品的综合创新平台,旨在通过打造产品矩阵和科技价值,探索聚氨酯前沿技术在建筑行业多领域多场景的应用,为超低能耗建筑的可持续运营提供节能减碳的技术动能。聚氨酯环保节能门窗解决方案亦是“律茵永筑”低碳节能和新材料解决方案平台的重要创新成果。
从我小时候到现在,我搬过五六次家,自己经历的装修就有两三次,每一次装修我都会碰到新材料、新解决方案,包括一些新的设计思路,都是在不断更新的。装修的时候我跟设计师说,我可以看到每一个设计方案它的年代感,一看用了这个材料就知道它是什么年代装修的。不仅是室内的更新,还有室外的很多更新的要求。比如,以前总说北方是需要保温的,南方是不需要的。那么现在看起来,这些更新的,包括双碳的要求、能耗的降低,南方可能也需要保温。保温不只是防寒还有防热、隔热,这些都是亨斯迈未来发展的方向。包括防水和保温的结合,做到既保温又防水。这都是新解决方案,也是亨斯迈愿意去不断投入的一个方向。
现在看起来中国的建筑标准是低于欧美的。再有若干年,我相信我们建筑行业会像中国的输配电行业一样,成为领先于全球的行业标准,包括一些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