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特别报道

“零废料”改造旧码头

“要将昔日‘煤黑子’变成‘绿色大港’,绿色、低碳绝不能只是口号。”“零废料”改造是中交三航局罗泾集装箱码头改造工程项目经理葛锋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许下的绿色承诺。

罗泾集装箱码头改造工程项目是国内首个系统化旧码头改造项目,该项目需要将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传统煤炭、矿石码头换代升级,使之成为上海市继洋山深水港区后第二个“超大型、智慧型、生态型”集装箱港口。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项目团队在改造方案确立前期进行了大量的勘察测算工作,划分出有相似结构的单独作业区。

经过测算,项目团队最终确定有30%的旧码头方桩、防撞钢管桩、老引桥上部结构等需拆除或重建。然而,这些结构的拆除重建,仅废料混凝土就有6万多立方米,光外运处置费就300多万元。

在控制成本和绿色环保的双重要求下,“自产自销”成了项目团队的唯一选择。

“岸线附近的引堤填筑量大,且对材料要求较低,可以将拆下来的建筑垃圾用在那里。”项目总工韩振飞的想法打开了众人的思路。

项目团队按照这一思路,将码头引桥和陆域堆场拆除的混凝土梁、板、桩、块集中破碎,用于填筑新建引堤的道路路床和路基,经过碾压密实后再进行后续施工,混凝土“零废料”计划成功实施。

码头改造工程加速推进,但旧结构的拆除速度很快便无法满足填筑速度,拆除材料“供不应求”的局面一时难以破解。

正当项目团队纠结于是否需要采购填埋材料时,质量部部长张一博发现,即将进行改建的旧煤炭堆场将需要大面积开挖,从中产生的大量土方需转运出厂,而这刚好可以弥补拆除材料“供不应求”的问题。

但还没来得及高兴,土质分析报告给项目团队浇了一盆冷水。

原来,旧煤炭堆场的土方为上海原始地貌的松散山皮土,是一种岩石风化脱落的不良土,稳定性差,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筑材料。“可以将山皮土用袋装的方式进行包裹,降低其松散性,提高其承载力。”张一博还是不肯放弃。

试验后,确认袋装山皮土完全符合筑基填埋的承载力标准,但路基填筑需要2.7万立方米的山皮土,即需装一万多袋。

“袋口小,只能人工手装,一万多袋要装还要搬,费时又费力,不如直接买填埋材料。”工人们听后怨声载道。

“零废料”改造旧码头是目标,但工程进度也很重要,那段时间里,如何兼顾环保与进度成了葛锋心中的牵挂。

一天在食堂吃早饭时,葛锋看到厨师正在包饺子,瞬间有了灵感。如果仅将山皮土用土工布覆盖半包裹,就像包饺子不掐边,不仅可以省去装袋的时间人力,用挖土机即可快速、大面积操作,而且还可以重复利用养护混凝土时剩下的土工布。

葛锋将这个想法在脑海里反复模拟后,拨通了韩振飞的电话,共同研究方案是否可行。

经过项目技术团队的反复测算之后,证实“半包裹”的山皮土承载力完全符合要求。很快,山皮土“再利用”让引堤建设再次跑出加速度。

进场至今,罗泾集装箱码头改造项目未对外出运过的废料,其绿色施工理念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并于今年获得了“上海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Ⅱ类”奖项。

(马可可 莫可新 于璇)

2023-08-17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192.html 1 3 “零废料”改造旧码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