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装配式建筑

加强技术人才培育 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装配式建筑高度重视,以相关利好政策大力扶持行业发展,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建成装配式建筑面积达16亿平方米,年均增长率为54%。

全国多个省市出台了关于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装配式建筑产业要发展,专业技术人才是关键。面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现状,全国多地通过加大职业培训力度、积极引入装配式企业参与工人培训、建立工人技能认证体系等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以适应行业发展所需。

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近期,2023年海南省世界青年技能日暨第二届海南自贸港技能大赛——装配式建筑技能竞赛实操比赛举办。海南省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竞赛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员项目,是国家最新颁布的新职业。“通过竞赛,不仅检验了参赛选手们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的实际水平,也展示了海南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潜力。此次竞赛让参赛选手获得了更多实践经验和技能提升,将为装配式建筑行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除了举办装配式建筑技能竞赛实操比赛之外,海南装配式建筑企业正加快与高校、科研院所抱团合作,提升水平。据介绍,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在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层面努力作为。目前学院针对本科生开设了《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造》等课程模块,建设了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定向培养人才,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贵州也通过“校企合作”打造多元化人才培养基地。近日,中建科技与贵州大学共同打造的装配式绿色建筑产学研实训基地揭牌,以产学研教深度融合协同发展。该基地集中体现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设计体系、生产制造、装配施工三大要素的教育培训功能、展示功能,联合打造学生实训基地,培养符合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工人队伍和管理人才,致力于服务和加速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

江苏在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队伍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逐步推行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的总体要求。3月3日,江苏省装配式考核基地在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揭牌成立。7月初,在南京市江宁区举办了江苏省首期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培训,通过小班制、小组学习、讲师定向辅导的方式,提高装配式建筑从业人员的理论、实践水平。

安徽鼓励具有建筑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在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增加装配式建筑相关内容。将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纳入该省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范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开展精准培训,有效提升建筑业农民工技能水平。建设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开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技能大赛,对纳入年度计划的竞赛,按规定给予赛事补助。

浙江绍兴建立了“分散培训、统一考核”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技能培训考核评鉴模式。并公开出版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训教材,创立轻质材料1:1装配式建筑实体教学模型。

引入企业参与工人培训

多地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引入装配式企业参与工人培训,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使培训贴近实际工程需要。

在山东,政、行、校、企、研携手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山东省装配式建筑教育联盟于2016年成立。该联盟由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40余所院校及山东万斯达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企业共同发起。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联盟先后成立了万斯达学院、智筑侠学院等,并在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院校实施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通过校企联合对学生进行双向教育与双重管理。同时,校企共同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学习与就业发展空间。

河南省洛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建筑业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合作,培养一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造价等建筑业管理人才。支持建设省级建筑类职业技能实训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智能建造等新产业培训以及具有建设行业特点的专项技能培训。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等专业建筑工人培训力度,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浙江省杭州市在《关于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建立装配式建筑人才队伍培养和发展机制,鼓励高校、职业学院开设装配式建筑专业课程,举办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规范培训,编制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评价标准,开展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加快培育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和管理等各类专业人才和产业工人。 (本报综合报道)

2023-08-24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374.html 1 3 加强技术人才培育 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