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建筑钢结构

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成果评价会在线召开

8月17日下午,中国钢结构协会组织召开“地铁上盖结构型钢混凝土框支转换层设计与施工技术”科技成果评价视频会。该项目由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建研数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

该评价会邀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侯兆新正高工为组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郁银泉,北京工业大学张爱林,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李志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霍文营为成员。中国钢结构协会秘书长李庆伟主持会议,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艾振喜,哈尔滨工业大学王代玉、胡清,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靳瑞杰,广州建研数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侯晓武等项目完成人参加会议。

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王代玉副教授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研究背景、关键创新技术及成果应用等内容。评价委员会专家审阅了技术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认为该项目开展了严寒地区地铁上盖结构型钢混凝土框支转换层设计和施工技术的研究,取得的四项创新成果如下:

1.基于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安通街车辆基地工程项目,进行了地铁上盖结构型钢混凝土框支转换层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2.研发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管约束十字形型钢混凝土框支结构柱,并提出了设计方法。

3.提出了一种考虑高层建筑荷载的型钢混凝土结构及梁柱节点施工工艺,研发了严寒地区基坑越冬施工关键技术,解决了深基坑冻胀变形控制难和多风险源下基坑及桩体施工风险高等难题。

4.提出了多梁无序结构大面积支架布置方法和施工安全控制技术,建立了严寒地区地铁上盖带转换层结构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全场景施工管理平台。

依托项目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8件、软件著作权5件、省部级工法5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3篇。研究成果在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安通街车辆基地工程项目进行了示范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报综合报道)

2023-08-24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385.html 1 3 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成果评价会在线召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