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建筑钢结构

海口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站进入收尾阶段

近日,由上海建工、中交集团承建的海口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站项目,形如鲲鹏展翅,蔚为壮观。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建设收尾阶段。

历时近3年建设,占地超93万平方米,这个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港口客滚综合枢纽的项目,为过海旅客和车辆节约时间、带来便利。

旅客出港“无感查验”通道16条

“没开车的旅客,要从海口新海港东北角的客运服务楼过安检、查验船票,再乘摆渡车上船,如碰到进出岛车辆多,还得在路上堵好一会。”因经商需要,海口市民王建华每年都过海10余次,对于新海港目前地过海流程,他直言有些闹心。这样的“人在囧途”,将随着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站项目的投用而画上句号,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过海体验。

海口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站项目已新建6座廊桥,一头连接着轮船,另一头连接着港口全新的综合交通枢纽大楼。项目启用后,旅客过海可以从凉爽的大楼内部出发,通过走廊架直达船上,遮阳又避雨。

“就像在机场一样,过廊桥上轮船,很方便。”海口新海轮渡码头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陈明伦表示,每个廊桥服务2个泊位,项目总共覆盖港口12个轮船泊位,可同时保障2000多名旅客快速登船。此外,该项目建设旅客出港“无感查验”通道16条,单人通关时间仅为12秒,着力实现“无感”通行,有感便利。

进出港口新通拓至百米宽

要想驾车进入新海港,须从海口滨海大道拐进新海大道。这条长936米的道路,用隔离护栏设置了三条通道,一条是货车和小车混用的出港通道,另外两条分别是进港的货车通道、小车通道。

“由于进港通道少,碰到过海高峰期,车辆经常排起长队,不仅挤满新海大道,有时甚至会占用滨海大道相当长的路段。”常年走新海港的货车司机刘岩说。

不少老司机常把进新海港的过程,形象地称为“钻漏斗”。不久后,这个用了多年的“漏斗”将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联排超级大通道——进出港口必经之路,从30米宽的新海大道,变成百米宽的新通道。

“海口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站工程建成后,车辆跨海通行的查验服务和进出港体验将有巨大提升。”陈明伦介绍,该工程将建成全新的客运“一站式”出港查验通道16条(其中预留通道4条),单车通关时间仅为50秒。

将实现多种交通方式一站式“零换乘”

据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数据,琼州海峡轮渡承担着全省90%以上生活物资、100%过海车辆的运输。其中,新海港是琼州海峡轮渡运输的核心通道,为全省最大客滚运输港口。2022年,该港口过海车、客流量分别为241.32万辆次、687.39万人次,分别占全岛轮渡总量65%、58%。

新海港发展亦有隐忧。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新海港在区域交通系统中更多体现的是网络的端点而非枢纽,现有客滚码头专业化程度较低、服务功能单一、通行能力不足,特别是滚装功能与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联动性不够,给客货中转带来了极大不便。

这一痛点也得到针对性破解,在港口换乘方面,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站项目汇聚了出租、公交、城际汽运、汽车租赁等功能,并规划预留了地铁站接口,改变港口换乘方式效率低的现状,将实现多种交通方式一站式“零换乘”。

在对外交通方面,该项目新建了综合交通枢纽(GTC),配套建设高架桥、停车楼等服务设施,届时通过G15沈海高速公路海口段与海秀快速路、椰海大道、绕城高速等海口三大交通干线相连接,并衔接环岛高速路网,实现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有效隔离,大幅提升进出岛客流物流的通行效率。

“项目启用后,新海港的通行承载能力可达到每年通过旅客3500万人次、车辆560万辆次。”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水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着眼全岛封关运作需要,海南将以海口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站工程作为二线口岸查验载体,基于信用和大数据分析,充分运用现代科技设备,实现“一机多屏、数据共享、业务协同、高效集约”,达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站通关”,切实满足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监管需求。

(徐世荫)

2023-08-24 徐世荫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387.html 1 3 海口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站进入收尾阶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