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营造

中国二十冶:追“光”逐“链” 链式服务助力光伏产业快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抓好“双碳”工作,既是央企肩负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二十冶瞄准“新兴产业领跑者”战略定位,抢滩布局光伏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主动挖掘自身业务优势,以链式思维构建链式服务,聚焦光伏产业链中的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以工程建设主业优势助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培育产业集群 畅通上游硅材料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由上游硅料,中游电池片、电池组件及配套设备制造以及下游光伏电站环节共同构成。

光伏硅料,即太阳能级多晶硅,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原材料,拥硅为王的“双碳”时代,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中的“黑金”,是强链、补链的关键所在。为纾解产业链堵点,中国二十冶将战略目光瞄准“世界绿色硅都”内蒙包头多晶硅旗帜型产业集群地,重点对接协鑫、大全、东方日升等行业龙头,助力一个个硅材料生产基地集中落地,为硅产业集群地“强筋壮骨”。

在包头市固阳县金山工业园区内,工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不停,中国二十冶承建的三个大型硅材料生产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的东方日升(包头)硅业有限公司20万吨金属硅项目生产/生活区建设工程项目已于4月完成洗精煤仓第一块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东方日升源网荷储一体化10吉瓦拉晶项目于6月完成钢结构首吊;7月,内蒙古大全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5万吨高纯工业硅深加工项目也顺利完成钢结构首吊,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激发产业集群发展活力。

全力攻坚技术壁垒 夯实中游光伏组件供应链

光伏电池及组件配套是产业链中承上启下关键环节,也是中国二十冶在布局光伏产业链中下的“先手棋”。早在2010年,中国二十冶就与全球薄膜太阳能发电领导者——汉能集团畅通合作,在江苏南京、在四川双流,为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量产贡献力量,初步打通光伏产业中游电池组件环节,填补了光伏产业链中电池这一关键组件的市场空白。在湖南衡阳,承建湖南省“五个一百”重点项目——雁翔湘实业超白光伏和超薄电子玻璃生产项目,建设日产300~1000吨超白光伏和超薄电子玻璃生产线,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对该产品的封锁和垄断格局,在此基础上,福建瑞玻超白太阳能光伏优质浮法玻璃和特种玻璃工程项目也落地生根,精准补链补齐短板。

在浙江义乌,中国二十冶开启了与一体化组件龙头企业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篇章,依托“洁净厂房”领域专业优势,中国二十冶中标义乌晶澳年产10吉瓦高效电池和10吉瓦高效组件及配套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洁净区域3.62万平方米,洁净等级1000-10000。在施工过程中,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核心单体组件车间和电池车间要求2米内平整度偏差不大于3毫米,为解决大面积地坪施工地面平整度和混凝土裂缝的质量控制难点,项目部组建QC小组,形成“提高洁净厂房大面积耐磨地坪施工质量”成果,荣获“2022年度全国冶金建设行业QC成果二等奖”,申请“平整度测尺”等2项专利。凭借央企实力和品质工程,随后在东台、合肥、上海,与晶澳科技合作的项目接连落地,完善了电池及组件、胶膜、铝边框等光伏组件供应,推进延链提质增效。

全力服务“一带一路” 探索下游光伏电站应用链

在中国光伏产业“井喷式”发展的关键风口,电站建设是保障光伏发电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为“一带一路”先行者的中国二十冶,将服务下游光伏电站建设的触角延伸到越南,与越南市场龙头企业中国电建畅通合作渠道,于2019年新年之际中标越南藩林36.72兆瓦光伏场区建安工程项目和越南平安50兆瓦光伏场区建安工程项目,正式拉开了中国二十冶助力光伏电站建设的新篇章。凭借高质量服务能力和良好履约能力,随后参建了东南亚最大单体光伏电站项目——越南禄宁550兆瓦光伏发电站,负责550兆瓦升压站、350兆瓦管桩供货、Ⅱ-200兆瓦光伏场区施工,用二十冶速度助力18万根桩拔地而起、2万套支架整齐而立、120万块组件向阳而生,用一片“绿色蓝海”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贡献二十冶力量。近日该项目荣获“亚洲能源大奖”。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中国二十冶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记肩之重责,以“双碳”目标为总牵引,以擦亮打响“中国二十冶光伏”品牌为目标,持续探索“光伏+”产业新模式延伸,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胡丹丹)

2023-08-31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302.html 1 3 中国二十冶:追“光”逐“链” 链式服务助力光伏产业快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