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设计

以“好房子”全面推动住房建设转型升级

编者按:2023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会议指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此,住建部就“好房子”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围绕住房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的核心,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提升住宅设计整体水平,大力提高住房品质,全面推动住房建设转型升级。

“好房子”设计大赛在北京启动

8月31日,以“新设计·新住宅·新生活”为主题的“好房子”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北京举办。本次竞赛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指导,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

启动仪式设置了北京主会场、南京分会场,采用线上线下协同的方式,住建部质安司、中设协及大赛支持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在两地现场参会,来自全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共800余人以视频形式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建筑分会会长文兵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技术处处长周晓杰、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朱长喜到会并讲话。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立东代表中设协宣布大赛公告及实施方案,并详细介绍了本次设计大赛的宗旨、组织机构、赛题设置、奖项设置、成果要求及评奖标准等相关信息。

本届大赛首创“真题、真赛”并将最优作品用于“真建”。大赛共设置两个赛题,分别选择北京市、南京市各一个真实居住小区项目用地,参赛人可自行选择全部两个赛题或其中任意一个赛题,提交设计作品参赛。每个赛题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作品奖若干名。获得大赛一等奖并被项目建设单位选用建设的作品,且满足相关评审条件,将推荐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优秀住宅与住宅小区工程一等奖”;获得一等奖但未被项目建设单位选用的作品,以及获得大赛二等奖的作品,将荣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好房子’设计特别奖”。大赛获奖作品将汇编成册、公开出版,形成高品质“好房子”设计样本,推选优秀户型住宅,供全行业参考、应用。

大赛要求紧密围绕“下功夫抓住宅,开展设计竞赛,打造优质样板,引导激励设计、施工人员为人民群众建造越来越多的好房子”的要求。参赛作品要符合新时代住房高质量发展方向,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体现住宅设计前瞻性和先进性。立足新发展阶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居住需求、注重新的住宅设计理念和方法,以科技赋能和创新驱动全面提升人民居住满意度、住宅设计水平与居住品质,增进民生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参赛作品要符合全面提高住宅建筑产品品质,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定,满足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注重系统性居住性能的要求。要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成本适宜、有利市场推广。要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对参赛作品还提出了协调美观、生活便利、环境宜居、全龄友好、功能适用、健康舒适、安全耐久、灵活可变、绿色低碳、运维经济共十个方面的具体设计要求。

参赛人可通过大赛官方网站https://www.chinaeda.org.cn提交作品,竞赛报名截止时间为2023年9月15日,作品提交截止时间为2023年10月31日。

评奖标准

全面提高住宅建筑产品品质,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定,满足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注重系统性居住性能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成本适宜、有利市场推广;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具体包括:

协调美观。结合地域、气候、文化和时代等特点,与城市整体风貌和环境相协调。统筹城市地域特征的规划设计策略,对住区整体空间肌理、建筑高度和密度应进行有效控制和协调,在城市设计、建筑风格、细部处理、建筑色彩、材料做法等方面体现地方特色和当代居住生活氛围,提高规划设计方案策划水平。

生活便利。落实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为居住者提供完备的居住环境、配套设施与服务,满足居民托幼、养老、健身等居住生活需求。住区车辆停车与自行车等设施、垃圾收运与存放设施等设置便于使用。

环境宜居。住区规划因地制宜、结构清晰、交通合理,环境宜居。街区设置利于管理、促进居民交往和方便出行。统筹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共融,绿地与景观、生态绿化环境品质优良。室外噪声等环境质量、防灾与市政基础设施、海绵场地等保障措施完善,可为居住者营造高品质居住空间环境。

全龄友好。积极应对老龄化、少子化社会变化,营建住区全龄友好整体环境,系统推进无障碍设施、适老化服务设施、儿童设施与场地、邻里交往空间、社区公共无障碍卫生间和住区标识系统设计水平提升。

功能适用。体现创新性设计理念、功能合理紧凑、设备设施完备、优化住宅功能空间高效集约的设计技术,以人性化布局与空间设计提高居住功能空间精细化水平。满足居住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多样化要求、家庭多元化与家庭全生命期的居住需求,鼓励以新建筑体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住宅设计方法,创新设计选择性强的、具有灵活性的套型空间与系列化适应性住宅产品。

健康舒适。全面提升室内健康性能、空气环境、隔声性能,保障室内光环境、热湿环境和水环境水平,在室内智慧智能、适老适幼、卫生防疫方面等提出设计解决方案。创新全装修建筑部品设计方法与装配式装修技术,采用住宅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与装修设计一体化方法的装配式装修方式,以推广集成化、模块化建筑部品方法,倡导“菜单式”装修,推进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

安全耐久。以提高住宅建设质量保障为导向,以建筑设计统筹住宅建设全产业链的建材管控、施工建造、与使用维护等环节高质量能力保障措施。大力提升住宅设计的安全耐久水平,鼓励创新住宅设计有关结构安全、建筑防火、建筑抗震方法,研究住宅相关逃生避难、应急设施等设计措施。

灵活可变。提升住宅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和长期品质的水平,创新高品质可检修可更新的长寿化住宅建筑产品。推行灵活可变的大空间建筑体系设计,减少改造或拆除造成的资源浪费。鼓励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设计方法,提高住宅可更新性设计水平,注重采用便于检修维护的标准化部品部件。

绿色低碳。设计注重与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相结合,鼓励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绿色低碳化、健康智慧化、数字信息化、新型工业化等综合技术解决方案,从设计建造全寿命期的绿色可持续性出发,采用绿色低碳,节能减排、节水节地等新技术和新思路,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运维经济。注重住房近远期结合、经济性和维护性要求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探索与住宅部品部件的耐久年限、定期维护计划等内容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符合住宅建筑全寿命期经济性与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住宅设计与全寿命期成本控制。促进住宅智慧运维成套技术与管理体系的形成,注重社区管理与日常防范等新技术应用。推动住宅设计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鼓励BIM技术住宅设计与施工、运维全过程的应用。

周晓杰讲话

周晓杰在讲话中强调:住房是民生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群众住房问题解决不好,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好住房首先要有好设计。近年来,一些住宅设计重视房子“好卖”忽视“好用”,重视“面子”忽视“里子”,重视高收益快周转,忽视住宅的功能性、耐久性、易维护性。住宅设计收费低,设计粗糙、机械复制,对住宅的研究、探索和创新后劲不足。一些项目出现了“公摊面积过大、室内空间设计浪费、厨卫空间占比不科学、自然通风不畅、构造节点设计不精细”等问题。今年1月17日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倪虹部长指出“要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同时提出要“提升住宅设计水平,支持举办住宅设计全国大赛,推选优秀户型住宅。”

在住建部领导的亲自指导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举办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组织全行业力量设计新时代“好房子”样本,大赛获奖作品将被直接用于指导“好房子”建设,应用于实际工程,让“好房子”不仅停留在图纸,更要打造实实在在的样板工程,这既是贯彻落实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引领带动我国住宅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周晓杰要求:“好房子”设计大赛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设计人民满意的好房子;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创作高水平参赛作品;要用足、用好大赛成果,推动大赛成果落地见效、推广实施。

朱长喜讲话

朱长喜在讲话中表示: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是在住建部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住建部质量安全司悉心指导下、在京苏两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举办的,是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今年的重点工作。在7个多月的筹备过程中,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按照部领导的指示组织开展了“好房子”标准的前期研究,汇聚包括院士、大师等智力资源,初步提出了新时代“好房子”标准的基本框架,为组织大赛奠定了基础;在北京市规自委、江苏省住建厅、北京江苏两地协会的大力支持协助下,落实了两个实际居住小区项目,为实现真题真做、获奖作品落地见效等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面向全国组织开展了征集你心中的“好房子”的满意度调研工作,为推动高质量、高品质“好房子”设计和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由大赛承办单位——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成立专家组,精心编制大赛组织方案,对赛题描述、参赛作品要求、评审标准等进行精雕细琢,全面做好了大赛的策划、组织工作。

朱长喜指出:第一,要正确认识举办“好房子”设计大赛的意义。举办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住建工作会议精神和倪虹部长重要批示精神,推进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鲜明的为民导向,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大力提高住房品质,全面推动住房设计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第二,要把举办大赛作为推动住宅设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要通过大赛,激发广大设计人员的为民情怀和创作热情;要通过大赛,丰富和充实“好房子”的内涵要义;要办好大赛,全力推动大赛成果的落地实施。第三,要继续动员和组织行业力量保障大赛顺利进行。由于大赛采用的“三真”模式是全国同类竞赛中的首创,无先例可循,大赛内容、办赛形式、成果应用等都将在创新中不断完善,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参与、共同实践,以保障大赛的顺利进行。在满足大赛宗旨,满足从“好房子”设计到“好房子”建设目标的同时,大赛将让尽可能多的设计单位和设计团队都能够参赛,同时将组织包括院士、大师在内的大赛评审专家组,对参赛作品进行公平、公正的评审,设置“行业奖优秀住宅与住宅小区工程一等奖”“行业奖‘好房子’设计特别奖”等奖项,以调动全国设计单位和广大设计工作者参赛的积极性,在吸引和鼓励尽可能多的设计团队参赛的同时,尽可能让大赛涌现的优秀作品都能赢得荣誉、获得表彰、得到推广。还将在大赛结束后举办颁奖典礼,对优秀作品和获奖团队进行表彰,同时还举办展览、论坛、研讨会,邀请获奖团队向全行业介绍获奖作品和创作理念,分享“好房子”设计的心得和智慧火花,扩大设计作品和设计师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媒体宣传以及《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集》的出版发行,向社会充分展示“好房子”设计的新理念、好创意和好作品。

2023-09-04 李武英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564.html 1 3 以“好房子”全面推动住房建设转型升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