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副刊

在临港遇见你

朱崝清

在临港工地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拼搏奋斗的道路上……我们总能遇见你。匆匆的步伐,忙碌的身影。这是一代年轻的建设者,是那样的朝气蓬勃,是那样的充满着激情。在紧张地劳动着,在奋力地创造着。

2019年8月20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那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行政中心铭牌,掀开了浦东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时光流淌,几年过去了,这片热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宏伟的蓝图,正在年轻一代建设者的手中飞速地变为现实。

是的,这是临港新城一批年轻有为的建设者,是一个实现年轻人梦想的地方。

近年来,上海建工安装集团把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建设运营相结合,融入临港、扎根临港、服务临港,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当初在这“潮来一片水,潮去一片泥”的滩涂上,筑起了一座年轻的城。

1

那天,给董宇阳打第一通电话的时候,他正在赶路,沉稳的声音难掩焦急。还有几天,地处临港的上海中学东校就要开学了,他是赶往现场进行锅炉调试的。

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在工地相遇,迎面而来的董宇阳一脸汗水:“刚才锅炉调试全部完成,现在校园已正式启动生活区热水系统联动调试。”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流露出一个年轻建设者的自豪感。

刚到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新建工程的时候,董宇阳并不适应。大学学的是电气专业,到现场后担任的却是暖通施工员,这一切多多少少让他心里有些忐忑。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他白天跑工地,夜晚就静下心来“补课”。夜深人静时,一个人“享受”着难得的学习时光,逐字逐句记下专业书籍的重点,遇到难题时,第二天就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就这样,日复一日沉淀得来的技巧和经验,汇成了一本密密麻麻的《暖通工作手册》。往后,只要前往现场,他都会随身带上这份装满锦囊妙计的册子。

盛夏的建筑工地,连大海吹来的风都带着滚滚热浪,甚至把机房吹成了一个个“蒸笼”似的。每一道工序、每一项调试,董宇阳都在现场,汗水无数次湿透衣背。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新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可容纳2400名学生,艺术中心、主教学楼、宿舍楼、体育中心四幢单体不尽相同。

从进场施工以来,他每天的心都是悬着的,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只有身在现场一线,他才感到心里踏实。3个月前,在调试空调系统时,董宇阳看到一块吊顶居然“长”出了一条将近两米长的绿斑。当时,他心生疑惑,掀开吊顶后发现冷媒管外保温材料结露了,水正从管道的不同部位滴水,一路洒在了吊顶上。时间一久,这片吊顶发霉形成绿斑。起初,他怀疑是保温材料厚度薄了。但通过跟设计、厂家复核后,排除了这个可能。联想到当天这台空调调试参数也并不理想,他与团队又连夜赶去现场,拆除了铜管与连接件,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是铜管的一头被堵住了半截。第二天一早,董宇阳专门找了一位技术过硬的焊接师傅,定制了新的铜管,并更换了连接件。当设备重启后,调试参数果然达到了最佳水平。

去年11月,上中东校进入空调水系统安装阶段。董宇阳经过对比图纸,发现艺术楼5楼露天花园中央,有两根空调水管横穿主通道至机房。如此一来,本就不宽的主通道要被遮挡一半多,势必影响师生的通行和美观。当时,艺术楼幕墙已经全部安装完成。为了提升露天花园观感,他与团队几经勘察,最终采用贴墙敷设的方式,沿着露天花园,按U字型布置优化水管安装,并从楼顶女儿墙下穿到空调机房,巧妙地避开了主通道,布局美观而科学,顺利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收到好评。

这就是小董,工地上的每一天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努力付出,用智慧和汗水实现着梦想。

2

说到就要做到,这是李志对工作的态度,这个态度源自一次迷路。

到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项目报到的第一天,项目部交给李志的第一个任务是巡视仓库。他本以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任务。可是,当他来到地下室后却发现,自己好像走进了一个迷宫,手里拿着图纸却辨不清方位,更不用说找到仓库的位置了。最后经过师傅带路才找到了仓库所在。

从这天起,李志从熟悉图纸学起,把整个项目的图牢牢印刻在脑海里,只用了短短的三天,就能做到对项目主材料,五六十个大类如数家珍,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材料员的基本技能。

现场施工情况是瞬息万变的,但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李志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2021年年底,由于施工进度需要,顶科项目在一周内必须进场1.5亿元的材料,李志整整五天五夜都坚持蹲点在工地上。为了做好大批量材料的管理工作,他根据材料合同对台账进行了细化,经他整理的表式,条理清晰、数据详实,就连向来不苟言笑的项目经理在看过台账后都露出了笑容。

在2022年8月15日节点前夕,他又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对两千多台不同型号的配电箱进行验收。为节约工期,他向项目部提出,前往厂家进行配电箱预验收,经过与业主和监理的沟通协调,仅用两天就完成了预验收,为向施工节点冲刺争取了一周的工期。

李志,用自己的行动,兑现了他的承诺。

3

今年4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上海滴水湖洲际酒店正式迎客。从空中俯瞰,酒店整体造型宛如一朵五瓣的桃花,盛开在滴水湖上,成为临港地区的标志性符号,吸引着八方来客前往体验。走进明亮通透的客房,湖光美景尽收眼底,置身其中,仿佛畅游海上。

为了雕琢这朵恢宏别致的“桃花”,春去秋来,上海建工安装集团第三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陆庆华带领的团队,一次次在困境中突破、在逆境中先行,历经风雨,这片“桃花”最终吐露出了最美的芬芳。

去年3月,为适应临港新片区新一轮的发展建设,创造更优质的酒店住宿环境,运营十年的滴水湖皇冠假日酒店正式歇业,在保留原来建筑主体的前提下,对酒店室内布局和部分设备进行更新升级。一场简短的开工会后,陆庆华领着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试运营的“军令状”,赶紧行动了起来,连夜抽调人马火速进场。

这是陆庆华做的第一个改造更新项目,比起新建工程,除了紧张的工期外,未知情况更多、现场更为复杂,而且还要负责末端点位安装,连灯具、洁具都纳入了施工范围。说实话,当时他的心里没底。只能抢先一步,用最快的速度排摸出工程的实际情况。

看似简单的排摸工作,绝非走马观花,其实也考验着团队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具备全面的机电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心,考验能否在反复排摸中,将这份细心、耐心坚持下来,并且发现问题、找到对策。五个区域、不同楼层……为了保证最终的使用效果,陆庆华带领团队扑在现场,查找根源。有一次,为了解决大堂制冷效果不佳的难题,团队每一位成员,爬高钻低顺着管线一寸一寸排摸,最终找到了出风口被堵的原因。在后期的改造中,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发生,团队在采用外保温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化计算,增加了风口风压,并将风口配置成自控可调节状态,解决了这一难题。

进场之初,排摸小组进入到个别客房的卫生间时,就会闻到一股异味。令人费解的是,这股怪味并非天天都有,隔几天就会出现在几个房间内,似乎会若隐若现地移动。为了彻底消除异味,陆庆华带着团队成员一连几天,在长达3公里的外网管线上,举着高压水枪,冲遍了角角落落,清除运走了重达两吨的淤泥和垃圾。同时,在后续安装时,团队严格选用了地漏,并专门用硅胶做了防水处理,难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去年8月,项目部迟迟收不到酒店公区的机电图纸。没有参数,就意味着确定不了设备,连配多少风机盘管都无从下手。一般而言,风机盘管的生产周期得要25天左右。眼看工期步步逼近,陆庆华坐不住了,他决定改变传统施工方式,抢先一步,先进行布管工作。两周之后,各类材料、设备悉数到场,此时工程也正赶上了计划的节拍。

是的,疾风知劲草。实际上,在临港工地上,有无数像陆庆华这样优秀的团队和无数优秀的年轻建设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华章。他们披星戴月,追赶着时间,向着一个个新的目标飞奔。

是的,我们在临港工地遇见你,如同遇见了千千万万个正在挥汗奋斗的你。遇见了以责任担当、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正创造着属于你的精彩人生。

2023-09-07 朱崝清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601.html 1 3 在临港遇见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