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设计

建筑设计行业的裁员浪潮:是求生还是自我革命?

裁员、降薪、停工……根据青年建筑微信号的统计数据,民营建筑设计企业2023年裁员人数在40%以上,降薪幅度普遍在30%左右,一些业内人士公开表达了不建议报考土木设计专业。AIGC(人工智能生成结果)在建筑设计企业落地取代了部分劳动力生产力,AI辅助设计被高频使用,许多设计人说“传统的画图模式要淘汰了”“设计师就是人肉画图机器”“AI将会替代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岗位”。大趋势下,个体及组织都是渺小而无力的。人人喊转型,人人走创新。裁员之后,期待的事情一定能成吗?如果不能公正地看待“裁员”,那回答一定不是你想要的结果。

先省钱,再用好钱

跨出行业外,腾讯、阿里、特斯拉、Meta、亚马逊、微软、迪斯尼、麦肯锡等等鲜亮的企业,也不乏大手笔裁员的消息。除了降低人力成本的理由之外,人工智能的突破也让“裁员风”更甚,但是我们看到一些企业的裁员并不是出于资金压力下的“被迫性”,而是出于主动选择下的一种举措。尤其是腾讯,在业务领域增长的情况下依然大手笔裁员,但是特定在岗员工的待遇却逆势提升,裁撤冗员的选择更像是战略调整下的业务再造。把钱,用在了刀刃上。

回到工程设计行业内,过去大规模增长情况下,以产值奖金为主的薪酬模式虽然是粗放式管理,但在持续高速增长的状况下确实会带来高收益、高激励。而在营收萎缩的情况下,业务量与人员工作量之间已经不再匹配。选择裁员去降低现金流的压力也是“活下去”的第一步动作,发展还是企业长期生存的准则。通过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人,省了钱,但是最终发展还是要靠人。AI会画图,也需要会用AI的人。

裁撤设计人员后,从单一模式到多元模式发展,是否引入了产业策划的人才及专业性运营团队?粗放型管理模式迭代为精益化管理,是否配置了专业的HR部门?是否“以奋斗者为本”为考评标准?在专业性关键性岗位上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这些都是要值得好好花钱的地方。

钱最大的效用永远不是省,而是用对地方,裁员腾出来的“财源”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裁员,也许是在为组织管理滞后买单

智力密集型行业第一生产要素一定是“人”,选择合适的人才以及人才队伍的管理培养是未来组织发展的关键所在。业务转型,人才跟不上;想创新模式,组织保障不够;分配机制传统,无法激发员工的潜能;管理技术滞后,耗费无效精力……积重难返的情况下,最后导致断臂求生的裁员。

东北某院,单位人员约1000人,曾经的年营业额可以达到10亿元,这种人均产值可谓是“当红辣子鸡”。同时该院也开始走外拓,走总包,但是在发展的路线上发现总包市场并没有那么好做,收益也没有“画图”来得直接,于是领导层就把这项业务舍弃了。相反,某中部设计院曾经的业务只有3亿元到4亿元,但是他们就坚定走总包业务,到如今,总包业务的发展已经扩展到年均60多亿元,而且通过数字化的加入把利润点数再度提升。

战略上的懒惰与勤奋,最后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路。业务线变化,纯设计的路开始急剧下滑,放弃总包业务的设计院一开始通过银行借贷去完成工资发放,但是不可长期为继,最终走上了裁员的路。

何时开始在组织管理上下功夫?“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海洋生物为了在陆地上生活进化出了肺和脚,长颈鹿为了吃到更高树上的叶子脖子开始变长。世界在变,物竞天择,唯有不断进化组织才能在周期中走向新的起点。

裁员,能不能剪裁出“新翅膀”

诺基亚说,我们什么都很努力,但就是失败了;柯达独霸市场多年,最终还是失去了市场。20年前,宝马、奔驰、奥迪、通用、丰田等似乎都在卷油耗、外观、百米提速……而特斯拉的到来一下子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它在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能源问题上,定位自己首先是新能源公司,再是科技公司,最后才是汽车公司。每一个优秀的企业走向经营的成功必然是在解决社会问题、客户问题,那么商业营收一定是同步到来的结果。

裁员其实只是一个短期决策,长期的战略导向一定是建立在经营层面。当原有的路径开始堵塞的时候,设计企业思考强化核心优势,以新产品、新模式、新运营等价值创建,赢得市场的认可,才是比裁员更为关键的因子。

在设计圈内,也有一些企业走在了前面。A企业以策划设计思维推动医疗建筑产品精专化发展,20多年来持续为企业创造稳定的营收,并且在行业内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B企业依托智慧城市、数字工厂等应用场景,构建基于钢铁厂生产、消防、环保、安全及能源管控一切需求的数字工厂解决方案。C企业以双碳研究院为新起点构筑双碳人才培养体系,多元培养专业人才,发挥智库咨政建言功能,提升双碳科学决策水平,强化科研攻关,推进双碳研究成果转化。

大家之所以都在不断开拓边界,是因为这个时代,已经没有绝对安全的壁垒。AI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一切的一切都在随着变化本身而前行,只有创造力,是人类及组织不可替代的竞争主体。多走一步,就是给企业多寻找一种可能。不仅要活下去,还可能活得好。

忘记裁员,复杂本身就是一种机会

设计圈曾经占尽了市场的红利,几代人的矿如今已经挖平了。回归到如今,我们开始审视周边的各种复杂环境。投资带动弱了,城市化缓了,技术迭代迅猛了,生态链上的各种组织更多元了,原本的生存逻辑面对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再成立。更为精益化的组织管理及动态的战略眼光才能确保未来多样竞争中的优势。核心领导层需要意识到“革新”的必要性。组织内往往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潜藏”对抗,而陷入变革试点的困境。

裁员,是复杂市场趋势的一个节点,但复杂带来的不仅是危,其实还有机。主动融入生态、融入产业链、融入城市区域发展,成为社会发展及经济形态中的一份子,才会具备更强的免疫力与生命力。

当前已经是考验建筑设计企业组织能力的时刻了。危机时刻,也是练兵时刻。向企业文化要源动力:精神上的坚韧,行动上的坚毅;向外部环境争取资源:融入生态链,寻找伙伴、寻找战友;向组织管理要高精专:任用专业人才,建立制度保障。

在凛冬中续燃篝火,在泥泞中跋涉前行,在裂土上再建高塔。 (李炯炯)

2023-09-18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647.html 1 3 建筑设计行业的裁员浪潮:是求生还是自我革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