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已然成为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是新时代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2023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高住房品质,为人民群众建设好房子。要建设“好房子”,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是关键。
作为广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广西以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为核心,深化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建筑业转型升级行动,着力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2022年全区建筑业完成产值7276亿元,同比增长8.6%,5年平均增长11.6%,比全国平均增速高3.8个百分点,增速排在全国前列。
“工厂化”造房子,让建造更高效
工业化是数字化、绿色化的重要产业载体,是建筑建造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是减少建筑业碳排放的有力措施。近年来,广西专门成立装配式建筑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多项重要政策文件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布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和图集14部,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尝到推广装配式建筑的“甜头”。
“一个安装小组1.5天就可以完成一层楼内部非结构性墙体的安装。”广西北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赵刚介绍说。该公司承建的北投溪境(二期)项目部分建筑的楼板、楼梯、墙板就采用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装配率达到了50%。笔者日前在施工现场看到,一个工人扶着预制墙体,一个工人将上下管卡固定射钉,伴随着“砰!砰!”几声短促的声响,一面表面光滑平整度高的墙就出现在了眼前。相对于传统的建造方式,装配式建造的现场非常干净整洁,不需要搅拌砂浆水泥,没有尘土飞扬的困扰,工人的作业环境相比过去更舒适。
更多的工序前移到工厂进行。相对于现场施工,在车间预制的建筑部件,不受天气影响,不用费时等待自然沉降。赵刚说,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使用ALC墙体、预制楼板和楼梯,比传统的砌筑方式节约一半时间。
相比传统砌筑方式,装配式部件单价并不便宜。但由于节约工序,减少耗材,缩短了施工时间,总造价会更低。“采用预制部件,不用担心工人技术水平高低,建筑质量更有保证。”广西建工轨道装配预制混凝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金岭表示。
为什么装配式部件质量更好?笔者探访广西建工柳州装配式建筑现代化产业园PC生产基地了解到,装配式部件一般采用订单式生产,厂家接收到施工单位的订单,会根据不同的楼栋设计制作不同的部件模型,构件的尺寸、预留洞口、预埋线管线盒等,工厂都可以提前深化、量身定制,尺寸可以精确到毫米级,各个部件可以无缝衔接,避免开裂、空鼓、水平偏差等方面的通病。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努力,广西已培育出2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5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以及10家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示范基地,已投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41家,预制混凝土构件年产能达260万立方米,钢构件年产能达108.41万吨,全区建设装配式建筑面积累计1093.91万平方米。
智慧大脑,让安全监管更到位
没有佩戴安全帽就进入施工现场?现场摄像头即刻拍下这一瞬间,几秒钟后,项目安全员即收到安全隐患预警短信,监管系统将把由智能硬件设备上传的隐患报警进行记录,并同步下发至工程项目,要求工程项目完成相关整改并形成整改材料,(下转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