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盛媛 通讯员 韩丹
由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中核集团上海总部大楼项目于2023年6月16日顺利通过五方责任验收,该项验收的通过标志着项目整体建设的完成,参建各方管理团队为项目建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据悉,该项目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园A片区,是集办公、商业为一体的综合型群体建筑,也是落实上海市与中核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重点工程。
建设期间,项目部始终秉承高标准、严要求,强化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积极推行智慧化数字化应用,运用核电管理理念规范民用项目程序化管理,为项目高质量建设夯实基础。同时,该项目荣获诸多安全与质量类奖项,包括2020与2021年度上海市安全文明工地、2021年上海市金钢奖、2022年上海市优质结构奖、2022年全国质量标准化一类成果等等。
攻坚克难 严保进度与质量
中核集团上海总部大楼项目紧靠黄浦江,西邻世博公园,南侧与世博中国馆相望,地理位置独特而显要。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878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855.33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A、B两座塔楼及各自附属裙房。
项目建设期间攻克了诸多难关,包括工程体量大、工期紧、交叉作业多、施工周边环境复杂、疫情反复、土方外运管控严格等。为保证项目按期交付,项目部齐心协力,保障施工进度、注重施工质量,分别于2020年11月完成基础筏板施工、2021年11月实现结构封顶、2023年6月完成五方主体验收并正式申报竣工验收。
据悉,该项目结构形式极为复杂,地下由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组成,局部设有人防,地上由2栋11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塔楼A、B及2栋5至6层钢框架结构裙房组成。
项目基坑施工期间,由于基坑紧靠上海市地铁八号线、西藏南路隧道、世博园共同管沟等保护区,为将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边环境设施的影响降到最低,现场采取分坑施工措施,将整体基坑划分为2个分区,其中靠近地铁保护区范围为A区(小基坑),其余范围为B区(大基坑),先进行B区基坑施工待形成稳定支撑后,迅速进行A区基坑施工形成稳定支撑。同时,在深基坑工程施工全过程期间严格执行“先撑后挖、分区分块、分层分段、留土护壁、先换撑后拆除、垫层随挖随浇”的原则,分区、分块施工,将基坑施工对外部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项目主体结构施工期间,为保持高质量建设水准,项目部严格执行样板引路制度,组织策划工程样板实施方案,形成样板计划清单,以实体样板为标准,编制技术、安全交底,并组织向操作班组进行交底,作为项目大面积分项工程施工标准的依据,该项举措的应用切实奠定了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基础。
此外,项目部为强化过程控制,确保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据介绍,该项目地上钢结构总含量为9700吨,构件规格数量众多,包含大跨度超重桁架梁等复杂钢结构形式。项目部通过BIM技术进行二次深化设计,优化构件细部构造节点,并采用《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对构件进行信息跟踪,同时针对现场焊接全过程进行跟踪检测,做到验收透明管理,确保全过程质量受控。
科技创新 赋能智慧化建造
该项目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积极打造智慧化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前端科技系统的应用和使用,全面提升工程建设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管控管理水平,科技创新元素充分体现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等各方面。
质量管理方面,项目自主研发质量闭环管理程序,针对质量问题跟踪整改由线下转为线上管理,有效形成管理闭环,同时通过该程序进行周、月等质量趋势分析,并结合质量整改闭合情况进行通报劳务或分包单位,并进行分包商考核评价。
安全管理方面,项目着重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专项管理,制定现场闭合管理流程。慧眼AI系统通过海康摄像+热成像系统,输入AI智能算法,围绕违规脱帽、违规临边作业、现场火灾三大违章行为进行抓拍监控,并通过VR模拟安全教育培训系统与VR虚拟体验等对施工人员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此外,项目运用吊钩可视化系统与塔吊安全综合控制系统,项目地上部分钢结构吊装施工共布置3台塔吊,塔吊安全综合控制系统可有效规避塔吊运行带来的风险。
人员管理方面,项目采用人脸识别智能闸机系统,不仅用于作业人员进出考勤管理,而且增加体温监测识别功能,并在后台增加农民工工资发放公示系统。运用智能安全帽的区域实时定位、人员统计、辅助考勤等功能,随时掌握现场作业人员数量。同时,项目办公区门口配备人工智能机器人——小艾,用于管理人员考勤和进场人员交底等内容。
技术应用方面,项目通过BIM+AR新技术进行三维立体化施工,根据施工图纸进行一比一BIM模型建模,制作VR虚拟模型,通过现场实体比对,实现实体结构效验、实体综合管线效验、实体质量问题效验统计功能,自动生成偏差问题清单,可针对性进行改进,优化工作方式,做到更加快捷识别施工,提高管理效率。
绿色施工方面,项目部利用噪声扬尘自动监测系统对现场噪声、扬尘等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现场喷淋设施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进出口处设置全自动洗车平台。结合项目特点及管理目标,积极推行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以科技化、智慧化手段助推项目建设。
党建引领 融入核安全文化
项目部以党建联建为抓手,以助生产保安全为目标,成立了以项目建设、监理、施工三方党员组成的党建联建委员会,通过党建联建工作机制,划分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带班检查制度,成立党员团员突击队,打造“党建+”嵌入模式,为建设期间防疫情、促生产、保安全保驾护航。
同时,项目部将核安全文化融入项目管理,通过“核民融合”创新管理,助力安全质量提升。据悉,“核民融合”的核心是管理模式的融合,通过创建核电项目与民用项目的管理融合,建立两类不同性质项目呈现“握裹式”的创新管理模式,改变民品项目以往存在的随意性、口头性等粗放的工作方式,以制度、文件化的管理体系约束、管理、规范民品项目各项管理工作,形成“核民融合”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
该项目秉承“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理念,结合项目特点及管理目标,积极推行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依据公司《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针对现场安全标识、现场VI策划、临边洞口防护、攀登及悬空作业防护、操作平台防护、外脚手架防护等内容进行深化部署,促进现场模块化、定制化提升。围绕“现场管理标准化、办公区域整洁化、文明施工规范化、施工设施定制化、疫情防控常态化”五大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内容,助推项目实现安全化、标准化、高质量管理。
为充分发挥核工业安全管理精神,项目部结合核民融合理念,将核电项目标准化管理程序落实于该项目,推行班组安全管理、“安全行为之星”与“平安班组”活动管理、关键岗位与高风险作业人员授权管理、垂直化分包安全管理、网格化安全管理、项目领导安全值班与培训管理、中小型设备与机具安全管理等7个工作程序,应用质量早班会、质量理念宣贯等6大管理程序,通过管理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管理质量与水平,充分展现中核集团企业管理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