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营造

留在工地过中秋

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很多人不能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那这些身处异地他乡的工程人是如何过中秋的呢?

9月27日,走进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濛阳街道的中交二航局濛阳新城新居工程六期项目工地现场,旋转的塔吊、高高的脚手架、扎钢筋的、搭木架……现场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200名建设者们各就各位,保质量、保安全、赶工期,能早日实现濛阳人民“安居梦”是所有建设者共同的目标。

中交二航局濛阳新城新居六期项目是成都国际陆港彭州片区的一个安置房项目,建筑面积114243.56平方米,共有9栋14层到18层的住宅楼,可以安置849户。

一大早,项目负责人贾飞飞就和项目管理人员到现场带班巡查和跟班作业。“越是过节,越要注意安全和质量……”贾飞飞就施工现场文明生产、进度安排、安全管控、质量管控等工作进行布置。工地上越来越忙了,大家也确实走不开了。暑假期间,贾飞飞的爱人只好带着2个孩子到项目来反探亲。这不,中秋、国庆节假日又回不去了,他正打算继续让爱人带着孩子来反探亲了。

看,工地现场6台塔吊升降回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高度。上午9点,塔吊信号工唐明菊正在3号塔吊精心指挥塔吊作业。

唐师傅是彭州人,做过钢筋工和工地小工,自从考了塔吊指挥操作证后,从事塔吊指挥工作3年多了。过去她也作为一个异乡人在他乡工地上打工。如今能在家门口工作,她感觉到很幸福,也更珍惜这份工作。

“起钩、起钩……前走小车……”20多米高空中的塔吊司机在唐师傅的精准指挥下,缓慢伸开长臂并缓缓转动,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几十米长的塔吊臂精准地“捏”起一捆捆钢筋,安全、准确地吊送到预定位置上。

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声音,笔者走进钢筋加工处,只见钢筋工刘少友正在加工钢筋,随着项目掀起大干热潮后,现场钢筋使用量增大,刘师傅也更加辛苦了。

刘师傅是四川泸州人,在工地打工20多年了。“刘师傅,中秋回家吗?”“不回去了,工地上活太多了……”“那你想家吗?”“不想家是假的,老婆打电话来问中秋什么时候回家?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是能为重点工程做点贡献,很自豪。”

不能回家过中秋,虽有遗憾,但项目部所有员工胜似亲人,项目部利用工余时间组织开展飞盘比赛、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让留在彭州濛阳工地的异乡人感受到家的温暖、爱的味道。

想说的话有很多,但是大家都知道,工程在即,任务在肩,保质量、保工期,工程人只能选择了撸起袖子加油干,200多名建设者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和辛勤汗水洒在城市建设的工地上。 (通讯员 方国俊)

2023-10-02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747.html 1 3 留在工地过中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