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设计

从设计视角畅想可持续美好未来

第二届“可持续设计峰会”完美收官

9月21日至23日,由设计上海主创团队呈现的第二届“可持续设计峰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峰会聚焦于建筑环境的创新解决方案、可持续材料使用、循环再生战略和以性能为导向、具有突破性的净零设计概念,持续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这一设计领域的盛会邀请了来自建筑、地产、商业、学界等近70位可持续先锋嘉宾参与近40场精彩绝伦的分享及研讨。峰会现场集合了70余品牌的参与,以特别策划、多元展览、创新工坊等丰富的形式,共同从设计视角畅想可持续美好未来。

以循环思维赋能社会经济,构筑可持续设计世界

对可持续理念的理解和思考是启幕峰会精彩观点的重要开端。变革过程中,建筑师和设计者将发挥重要作用,他们首先需要张开双臂拥抱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洞察并充分借用自然的能量,与自然产生共情,从而理解建筑对自然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力,激发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友好的可持续设计解决方案,建造未来可持续的建筑。

在永续发展的大课题下,可持续发展已经从整个价值链合规所要付出的成本变为新的商业增长点,而循环设计思维也正在改变商业活动的根本规则,掀起一场深刻而具有社会意义的产业变革。“以往的经济是从摇篮到坟墓,循环经济是从摇篮到摇篮,是一种升维。”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教授生动地描绘了循环经济的奥义。循环路程越短,绿色程度也越高,吕建中博士也认为,可持续的理念为商业带来深刻的革新,推动企业决策者思考可持续在商业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关注商业活动创造的社会价值、环境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启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规划时关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通过设施、方法、模型、材料等维度搭建实践可持续设计的基础,井寻求整体价值链的协同,真正实现向善的可持续商业。

随着可持续性成为社区建设中绕不开的话题,活力空间开发者、无界社区运营者、产业生态培育者、多元资本投资者们正在同心协力,寻找具有全局视角的整合可持续解决方案,打造永续、活力、韧性的共同家园。如同瑞安新天地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张斌先生所说,“在创新设计理念和科学技术方法的支撑下,城市更新及社区规划得以不仅停留在概念,而需要让人可感知、可触及、可表达、可实践、可提炼。”为人们塑造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空间。

以融合心态打造零碳城市,携手展望永续未来

零碳是未来城市更新和发展的方向,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碳中和则是量化城市可持续发展成果的关键词。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亚龙提到,“要实现整个城市碳中和,以及在未来30年实现数字化,唯一一个最低成本、最高效能和真正能够实现效率、成本、资源平衡的最佳路径就是云碳。”同时,他也将技术比喻为一柄“双刃剑”,提醒行业“对技术的评估和对资源的评估一定要系统、平衡。”实现城市碳中和数字化一方面需要从模式、运营和技术三大维度进行不断的创新,通过发展净零碳智能建筑、推动AI赋能碳数据分析,另一方面也要求更多的社会力量和资源加入进来,同心协力实现双碳的终极目标,打造零碳未来。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公司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综合服务合伙人李志军倡导企业将数字技术引入企业的可持续设计,将可持续内化为目标和战略,明确全环节的碳排数据,并调整工作方法和内部系统,真正实现从ESG的角度进行整个体系的研发和优化,以适应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新型经济模式,实现企业ROS(可持续性回报率)。

BRE英国建筑研究院中国区总经理赵戈平认为,在经济不确定性、地缘政治挑战和不断变化的法规等时代大背景下,绿色设计“是一个移动、动态、变化、不断演化的主题。”要真正解决可持续问题,来自不同圈层的专业人士和受众应该携手应对挑战,而“大量的研究、实践和检验检测、评定、认证等诸多工具和手段,其实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实现推动更广泛的合作机制。”

构筑绿色未来的进程中,整个开发建设领域的碳排放下降,对国家整体双碳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在德勤中国绿色建设领导合伙人张崟看来,零碳绿色的可持续建筑就是关键抓手。他呼吁建筑领域领会ESG概念并将之融入设计、建造、运维等前后端环节。

焕新可持续酒旅办公空间探索,塑造美好生活方式

商业、自然与人三者的平衡之道,是可持续设计中不断被提及的议题。绿色可持续的酒店设计则要求设计师们打破常规的思维,把商业项目的界限模糊化,在设计初期就把降低碳排作为目标贯彻到整体工程的每个节点,以满足消费者对选择可持续酒店的需求。

笙美酒店集团CMG中国总裁陈显伟认为酒店在从筹建开始即需融入可持续理念,增加与当地原材料、居民的链接、衔接可再生资源促使当地经济提升。希尔顿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工程总监汤振宇分享到,希尔顿集团2022年集团旗下全球酒店实现了碳排放强度降低44%,水排放强度降低38.1%,垃圾填埋强度降低57.6%。

同样,人性化的办公空间也将目光投向以人作为设计的核心和尺度,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并实现长期功效。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认为,建筑进入存量经济发展,下一步的可能性将在“时空运行“,打造可呼吸、能感知、会生长的绿色建筑。科勒集团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共融首席执行官Laura Kohler也表示:人性化的办公空间需要共情才能实现,其关键是让员工产生心与心的交流,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归属感和创造力。

精彩策展,多元角度诠释可持续

作为引领行业、荟萃精英的优秀平台,第二届“可持续设计峰会”甄选70余设计品牌,在现场发布其最新可持续实践成果。

同为可持续思潮的践行者,更多来自全球、不同领域的材料商和品牌方也加入2023年可持续设计峰会的展览现场,展示从选材、设计、生产,到运输、回收的品牌形象,真正做到将可持续理念贯彻到每一个环节。

可持续设计峰会展会总监谭卓女士表示:“可持续是世界发展的高端趋势,而设计是推动变革的重要工具。三日盛会印证了创造力、科技和可持续性正在互相融合并转化为设计理念,形成无数可持续设计的焕新可能,全力推动中国的可持续设计力量发展。”

据悉,下一届可持续设计峰会将于2024年“设计上海”展会期间同步举行。

(本报记者 吴真平)

2023-10-02 吴真平 第二届“可持续设计峰会”完美收官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768.html 1 3 从设计视角畅想可持续美好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