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建筑

首届外滩建筑节举办

9月22日至10月6日,由上海外滩美术馆与洛克·外滩源联合发起“RAM Assembles外滩建筑节”活动。

本次外滩建筑节,特别邀请了邀普利兹克奖得主、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出任艺术总监,以“公共空间”为主题,利用介入装置,对洛克·外滩源街区中的建筑进行再创新,并为博物院广场这一空间赋予更多可能性。

其中,由戴卫·奇普菲尔德主持设计的上海外滩美术馆全新入口与博物院广场,于“RAMA外滩建筑节”开幕当日亮相,这是奇普菲尔德同洛克·外滩源长达17年合作的又一力作。

全新打造的上海外滩美术馆博物院广场入口,摩登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入空间,让美术馆的艺术性与街区的文化性在这里彼此交融、延伸。这里同时还是一个动态场域,在接下来的活动时间内,会有艺术家现场表演,激活观众们的潜意识幻想。

除此之外,戴卫·奇普菲尔德及其团队还为首届“RAM Assembles外滩建筑节”特别创作了全新的空间介入装置,这些装置也许是博物院巷中的阶梯,也许是展馆内一人一格的阳台窗户,它们分散在博物院广场及周边里弄的各个角落,使得街区内的建筑群,联系变得更为紧密。

在活动期间,百余场艺术活动在这里上演,通过围绕戴卫·奇普菲尔德及其团队所设计的“空间介入装置”展开,以“激活、对谈、街区”三个系列对“公共空间”这一主题进行演绎。

“激活”系列邀请艺术家及策划人赵川、殷漪,音乐家熊柯嘉和音乐工作室墨音MOIN,共同策划了百余场活动,借助艺术家在音乐、剧场、身体、空间中的创新实践,让公众重新触摸共享的时刻,期待平凡中萌动的惊喜和启迪。

“对谈”系列由建筑策展人唐克扬和建筑设计师陈立缤共同策划,围绕空间的事物、影像、花园、科技等10个话题带来10场“城市嘉话”。该系列邀请讲者和对话人身处博物院广场和周边通道的不同位置,借助一些简单的演讲道具进行演讲或对谈,分享从自己领域出发的心得,与人群进行交流,与空间本身产生对话。

“街区”系列由城市历史研究者徐明策划,包含了一系列以公共空间为载体的空间运营实践,包括“数字游民市集”“愚人书市”和向公众征集作品的洛克・外滩源街区主题展。通过结合最新的数字技术,重塑曾常见于上海公共空间中的烟火气。 (综合)

2023-10-02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771.html 1 3 首届外滩建筑节举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