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目管理到抗疫驰援,每一次任务他都身先士卒,尽显建工青年党员干部的担当;从暖通施工员到项目经理,每一个岗位他都留下了履职尽责、实干笃行的足迹;从公司优秀员工到上海市安装行业协会优秀项目经理,每一项荣誉都彰显出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风采。他就是上海一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徐家汇中心四期项目经理范乘博。
心中有梦 脚下有路
作为“90后”的青年一代,范乘博在大学期间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人,有朝一日,能够看到自己主持参与的项目拔地而起,成为城市的品牌标杆。2015年3月,范乘博进入上海一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正式开启了他在机电安装工程领域的“寻梦”之旅。
中设集团上海中心项目是范乘博作为暖通施工员参与的第一个项目。该项目总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23层,地下2层。项目开工之初,管理人员数量少,现场电气管线预埋工作要求高,预埋图纸疑问、预埋管线施工工艺、劳动力跟进不足等问题接踵而至,这无疑是范乘博职业道路上最艰难的一段时光,但他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反复查阅施工规范,积极和设计院沟通图纸问题,通过前几层的预埋工作,准确预估了土建施工时间,最终顺利完成了机电预埋施工计划的编制工作。项目后期,他配合项目经理在现场对管线路由进行二次深化,既美化了整体管线路由排布,保证了机电功能性,又为项目收益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7年,范乘博响应该该集团全国化战略号召,参与了苏州亨通光电厂房项目,面对钢结构管线吊挂支架等技术难题,范乘博一边虚心向身边的“老法师”求教,一边悉心钻研图纸,通过对各风管及水管的重量进行测算,在原有的钢结构梁上焊接设置支架框,随后巧妙地在支架框底层中间斜拉钢丝绳至原有的钢结构梁上,一举攻克了这个技术难题。
“人生的每一段历练,都是一次新的蜕变和成长”。范乘博始终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担任施工员的三年时间里,范乘博通过理论学习结合施工现场的反复实践验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协调各专业及项目过程管控的能力,为自己今后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雨绸缪 行稳致远
2019年7月,范乘博被派往徐家汇中心项目,担任项目副经理。
作为未来上海浦西第一高楼,同时也是上海市地下机电施工体量最大的项目,徐家汇中心机电工程的施工难度不言而喻。第一次担任项目负责人,范乘博感受到了领导对自己的信任,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责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打好这场硬仗!
徐家汇中心虹桥路地块的地库施工现场条件很差,地下室在开挖时被分成四个大块及若干小块,共计16个分块,同时各分块开挖结构施工并非同时施工,这就意味着每个分块的机电管线施工需独立进行,但又必须在各地块连通之时,保证机电管线的精准连接,范乘博从项目进场之初,就根据土建的分块施工计划编排了各方面的施工、材料及劳动力计划,并根据土建现场施工情况对计划进行动态更新,保证机电施工能紧密衔接土建节点,同时在各地块连接处预留有连接余量。
徐家汇中心属于港资项目,业主方顾问会严格把控各种材料图纸审批,对于各种管线的施工作业及各类设备的就位安装都需要保证方案,范乘博在项目前期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设计、国标及技术规格书的要求,以便随时响应顾问在资料审批中的疑问点和诉求点。同时,他还结合现场情况及设备参数等编制了大量的施工和吊装方案,保证了每一个节点设备按时进场。正是这些周密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徐家汇中心项目在中期能够顺利高速地施工。目前,徐家汇中心项目也正处在施工高峰期,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受到了新鸿基业主方及各参建单位的一致好评。
“疫”不容辞 勇担重任
2022年上半年上海疫情期间,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范乘博身先士卒,第一时间奔赴张江合庆方舱隔离点的建设工地,为保障各项施工工作高效运转,他亲自上阵指挥,挂出“作战图”、倒排“时间表”,带领技术团队熟悉图纸,联系各方供应商购买材料,组织劳动力24小时不间断施工,5天4夜的时间,他平均每天只睡3小时,最终和团队一起完成了2000多个床位的配套机电任务,交出了属于一建安装的优秀答卷。
在经过短暂调整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徐家汇中心项目上继续坚守阵地,在做好核酸检测、物资发放工作的同时,做好方舱建设回流人员的情绪安抚工作。那段时间,范乘博一方面配合总包加紧现场宿舍防疫改造,另一方面,为回流人员寻找各类安置的地方,各类宾馆、隔离点,甚至项目门口临时帐篷都成了回流人员的安置点,最终,经过两个月的上海疫情保卫战,徐家汇中心项目顺利复工复产。
从施工员到项目经理,数十年初心不改,范乘博内心始终保持对事业的热情,用自己的责任担当,在无数的艰难险阻中披荆斩棘,用奋斗拼搏实现梦想,用实干担当彰显青春本色。
(拜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