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建筑

“影之道”展览落幕

从南方阴影下多种日常场景反映建筑活性

□本报记者 吴真平

7月15日至10月8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香奈儿文化基金合作,“新文化制作人”项目第三季“活性建筑”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

“新文化制作人”第二季以“活性建筑”为题,直面城市环境的复杂多变与材料科技的迭代更新,向建筑的种种想象与定知发起挑战,以激发中国当代建筑领域的崭新理念和焕新实践。本季获选项目是由建筑师陈东华策划的“影之道”。

“影之道”的展览现场巧妙地引入了南方阴影下的日常场景,如同市集一般。六个大小不一的伞形构筑物错落其间,既是南方日常打伞的缩影,也是一种建筑活性的反映。

展区分为ABC三个厅,A厅是来自中国十个事务所、工作室的作品,B厅文献研究区,涵盖南欧、南美、东南亚、南亚等地的作品,C厅为影像播放区。

南美、南欧、南亚、东南亚、南中国,这些地区的“阴影”形成一种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拓展比较,成为本次策展研究的一部分。

隐匿在建筑底下的那抹阴影,为南方人带来清凉和惬意。这些架空场地,构成了南方土地上的一种承载日常活动和集体记忆的空间类型。这些阴影里发生的一切都把空间转化成一种事件,并将一直迭代更新,作为南方城乡的重要活力来源。

南美有着众多具有力量和质感的阴影建筑。圣保罗艺术博物馆、巴西雕塑博物馆、帕特里阿茨广场顶棚都是富有力量感的阴影场所。

南欧也诞生了不少富有力量的阴影作品,加拉拉特西公寓、葡萄牙国家馆、卡兰达市场、葡萄牙新国立马车博物馆等,这些作品通过地面层的灰空间,很好地回应了建筑与城市现代与过往宏大与日常的矛盾关系。

南亚地区集中体现了高密度人口低成本建造下的阴影建筑类型。南洋地区的建筑师则是在高度发展的城市化空间里寻找阴影,其中,以林少伟等建筑师的一系列巨构建筑以及城市高层建筑下的骑楼为代表。

南中国的作品渗透着当代日常性与复杂性。它们散落在城-镇-乡三种不同的环境状态里,呈现出一种跨阶段跨区域的多样性。

展览同期,举办了多场讲座、对谈活动。在9月27日举行的“安邸AD:活性建筑”主题论坛中,邀请了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马岩松、“影之道”展览策展人陈东华、岚·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李博、LUOstudio罗宇杰工作室创始人罗宇杰就“活性建筑”、建筑师的角色、建筑师作品创意与所处环境影响等展开探讨。

陈东华表示,此次展览是他今年完成度最大的作品。他阐述了他对“活性建筑”两个层面的理解。第一个层面,“活性”包含动态含义,从历史层面、知识层面去理解建筑,此次参展作品很多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建造的,有很多激进的想法,所涌现出来的状态不太一致,然后通过展览,使它们可以在同一个语境中——历史的语境、全球的语境,去看待活性建筑。第二个层面是从微观世界出发,真实地去感受材料,从事前准备、搭建过程中,去理解时间本身、建造本身、材料本身的状态,呈现更日常、公共生活的状态。

马岩松认为,“建筑是人类活动在历史中的证据,人的许多想法在这个世界留下的痕迹,无所谓哪个作品是最完美的。建筑是实体,是环境,但终究会变成观点对抗。什么是人文?这值得讨论。我们要警惕过度自恋,人文主义者的自恋!”在他的理解中,在未来,社会的多元性、多样性最重要,没有所谓共性的美好,也因此世界变得真实。不同的人应该坚定自己的人文立场,才能真正存在人文环境。

李博认为,现在是多元的世界,在更冷静,更潮流的市场中,让真实的人更努力去做事情,这可能更有意义。他的项目是从材料出发,去解决问题,从思维上拉开与日常的差距。

罗宇杰表示,他在思考如何让空间活化起来,走向公众城市。他的项目探讨在当地当下的语境下,如何让私密空间具有开放精神,让人们进入空间进行日常的活动,让空间更开放、更具日常属性。

2023-10-16 吴真平 从南方阴影下多种日常场景反映建筑活性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884.html 1 3 “影之道”展览落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