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贾辉 游啟涛 郑传海
从一名技术工人走上企业管理岗位,到带领公司在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范围内率先完成三年改革任务,企业的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企业在中国铁建排头兵的示范作用更加凸显。胡泽新付出的每点努力,公司员工都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
2022年4月,胡泽新由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公司总经理,调整为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胡泽新没有辜负企业和广大员工对他的厚望,企业和社会也把他付出的每点努力和带领企业取得的成绩,铭刻在他的人生足迹里。近年来,胡泽新先后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上海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上海市诚信项目经理”,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公司“十大优秀经营工作者”“工程项目管理创效优秀项目经理”、国务院国资委“青年技术能手”和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南方公司是中国铁建和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在湖北布局的核心企业,连续多年被授予湖北省“文明单位”和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在以胡泽新为“班长”的公司领导班子领导下,公司被中国铁建授予卓越工程公司和专精特新企业,连续5年被湖北省评为“A级纳税人”。尤其是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面临巨大挑战,南方公司各项经济指标不降返升,连续3年实现净利润突破亿元大关,经济效益位居电气化局集团第一方阵。先后8次被中国铁建评为“工程公司经济效益20强”。
前不久,一些同行在分析“南方现象”时感叹,建筑市场的竞争最充分,经济效益普遍近乎触底。透过“南方现象”,再次说明,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企业家的执着精神和引领企业破浪前行的魄力,才是弥足珍贵的。
一、胸怀国之大者,在践行国家战略中铸就敢于争先的“南方品格”
南方公司前身是铁道兵第三通信信号工程营,1984年1月集体转业,2000年完成企业改制。主要从事高速铁路电气化、电力、通信、信号和城市轨道交通、公路交通、市政机电、输变电、新能源、智慧城市、数字与信息技术等工程建设,年均施工能力超过40亿元。扎根湖北半个多世纪来,先后参与了襄渝铁路、襄樊铁路枢纽电气化改造、京广铁路电气化改造,汉宜铁路、汉孝城际和武咸城际铁路、京广高铁(湖北段)、浩吉重载铁路、汉十高铁、郑万高铁和正在抓紧建设的沪渝蓉高铁湖北段、安徽段等省内外近百项重点铁路项目,参与了武汉都市圈汉阳现代有轨电车、黄石现代有轨电车、武汉轨道交通1、3、4、5、6、7、8、21号线等市州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近年来,面对建筑市场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国际形势对海外市场的影响,胡泽新坚持以“四电”主业为核心,着力构建“主业突出、多元并举”的大经营格局,带领全体班子成员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不断优化市场布局,不断壮大传统产业,不断拓展新型战略领域,铁路和城轨传统产业竞争实力稳居行业第一。
深耕属地,积极融入和服务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他带领企业积极主动地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三级政府有关机构联系,加强与建设投资平台对接,巩固与国家电网和通讯行业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功入选“湖北省重点培育企业”名单,为做优做活属地经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他不断探索新的经营形式,成功践行“理性经营、品牌经营、精英经营、科创经营、揭榜经营、属地经营、熟地经营、体验经营”模式,站在客户需求角度,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做活合作共赢大文章。在项目部力推“区域经营生产一体化”战略,区域与项目、生产与经营紧密结合,公司所有项目部如愿实现了以干促揽,滚动发展。以2022年为例,累计承揽各项工程48项,承揽金额达94.8亿元,首次突破了50亿元大关。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耕“一带一路”市场。胡泽新作为中国铁建第一批走出国门的在汉央企领导班子成员,参建了沙特第一条轻轨项目——沙特麦加轻轨。面对战线长、难度大、工期紧、气候环境恶劣的挑战,他带领团队坚持以“三讲三不讲”(即讲大局、讲政治、讲纪律,不讲条件、不讲困难、不讲客观)统一员工思想,最终按期优质地完成了祖国交给的光荣任务,在沙特树立了在汉央企的良好形象。他带领的项目部也获得了“为中沙友谊添光彩”先进集体称号,并且受到铁道部施工投标加分奖励1次。沙特麦加轻轨建成通车后,沙特政府交通部门又把麦加轻轨维修保养任务委托给南方公司经营。近年来,在胡泽新带领下,南方公司紧紧抓住“走出去”赢得的市场信誉,深耕“一带一路”市场,相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揽和建设了吉布提城市安全监控系统、安哥拉供电工程、巴布亚新几内亚输变电工程和中老铁路老挝段工程。从2019年以来,海外工程投资额年均保持在20%以上。
二、勇做新时期开路先锋,在争当产业链“链长”中展现“南方力量”
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和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新型战略性产业、生态环保产业和新基建已经成为基建投资的主流。胡泽新带领公司一班人审时度势,把三分之一要素往新型战略性产业和新基建领域聚集,着力聚焦专精特新,勇于开拓新兴市场。不到5年时间就先后承揽了20多项新型战略性产业和新基建项目工程,相继完成了山西平遥智慧城市工程、大数据中心等智慧城市项目,参与建成了黄石有轨电车工程、安徽阜阳机器人产业园EPC项目等,同时积极向湖泊水生态治理领域进军,成功落地了浙江温州瓯江口片区开发等项目。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两轨”(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为主,以地方输变电工程和移动通信工程、智慧城市、智慧运维、城市轨道交通维护管理、生态环境治理和投融资等多元化市场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在行业内形成了完备的智慧城市建设驻汉央企“南方方案”,树立在汉央企“南方品牌”。
聚焦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以速度和品质兑现企业履约承诺。近年来,面对工期紧、时间短、任务重、风险大的挑战,南方公司通过向科技创新和智能建造要时间,要进度,要安全、要质量,确保了在业内专家看来难以按时建成开通的汉十高铁、郑万高铁湖北段、商合杭高铁、兰渝铁路和浩吉重载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如期开通运营。借助智能建造和数字化与信息化赋能加持,在建的昌景黄高铁、南沿江高铁、合新高铁和沪渝蓉高铁宜昌段与安徽段等20多个重点工程争分夺秒,齐头并进。先后捧回了国家优质工程奖9项,省(部)级10项,詹天佑大奖3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3项,2022年首次获得我国电力建设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积极履责担当,为疫后复苏贡献在汉央企“南方力量”。2020年,新冠疫情在武汉突然爆发,面对疫情威胁,胡泽新带领一班人和党员骨干,带头冲在疫情防控最前面,在抓好分散在全国各地和海外9个在建项目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迅速组织国内各个项目部第一时间为援鄂医疗队送来了急需物资,全公司1000多名志愿者与驻地医务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一起,活跃在各个项目驻地疫情防控第一线,任劳任怨地守护着施工一线员工和驻地百姓的健康安全。在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南方公司立即向武汉市慈善总会和襄阳基地所在地的襄阳市红十字会各捐款100万元,公司总部45名员工作为社区志愿者,活跃在武汉社区抗疫一线。疫情期间,根据武汉移动通讯部门的请求,公司及时组建党员突击队,冒险逆行,仅用了3天就开通了新洲区和黄陂区政府联防联控5G信号通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在汉央企南方公司员工初心使命和家国情怀。疫情稳定后,胡泽新又及时要求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在建工程项目部,要急湖北经济复苏之所急,想湖北劳务输出大县之所想,第一时间联系扶贫点和武汉东湖高新区指定的区域,采购特色农产品200多万元,吸纳湖北2277名劳务工人到公司就业,为配合湖北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交出了满意答卷。
三、深化改革创新,在提升企业驾驭市场能力上展现“南方方案”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中国铁建三年改革行动方案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要求,结合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和南方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部署,胡泽新带领南方公司积极与行业内外先进企业对表对标,查不足、强弱项、补短板、延链条,有效提升了企业治理能力和品质影响力。
优化企业经营结构,积极推进适应性变革。根据交通强国、智能建造的战略需要,通过数字赋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在专业化工程公司率先成立了智能装备和智云科技分公司,通过植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和工厂化建造,对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进行升级,成功实现了传统产业智能化换人,数字化减人,信息化增速度,工厂化提质、网络化提效。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电气化铁路施工工期平均压缩了40%,物耗和人工成本大幅降低,作业精度从控制到厘米以内,精益到毫米以内,所建工程一次性成优实现了全覆盖。
稳妥推行用工制度改革,盘活用人一池活水。在职业经理层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普通作业层全面推行用工市场化,在一般性作业岗位推行公开招聘,在中层管理岗位推行竞争上岗,末位调整等制度;在财务、物资、经管、技术和安质等五大关键岗位实行委派制;打破了职务级别和界限,打通了“职务级别+专业发展”双通道,为每个员工筑就适宜的发展通道。上级有关部门到南方公司调研后评价,改革添活力,平添凝聚力,增强战斗力,成为南方公司改革后一道“新风景”。
对于工程公司而言,项目部是生产要素最集中、最活跃的地方,也是产值、成本和利润形成的中心,创新管理形式,优化要素配置,挖潜要素潜在价值形态尤为重要。从2019年开始,在胡泽新带领下,南方公司首先在杭州地铁试行项目集群式管理,同步成立集群党总支和团总支,实现了制度共同遵守、要素集中调配、信息资源共享、风险共同防范、品质共同把关、党建联创共建、信誉共同呵护。集群管理的各个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绿色低碳作业、质量精益管控、外部劳务管理和风险管控水平等都得到大幅提升。杭州地铁集群项目部被杭州市建委授予“百年百优先进集体”,所属党支部连续3次获得杭州市建委“最强支部”称号。目前,杭州集群管理经验,不但在公司内部的湖北、浙江、安徽片区全面推广,还在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所属区域推广开来。
四、锚定科技强企目标,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凸显“南方自强”
作为公司“领头雁”,胡泽新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加快科技创新,对标行业先进,激发发展活力。通过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由劳模(工匠)“担纲领衔”,为工程技术人员和青年职工“唱主角”搭建竞技平台。相继研发出智能化腕臂预配平台、吊弦自动化预配生产线和智能梯车等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在郑万高铁和南沿江高铁四电集成智能建造基地,南方公司研发的接触网隧道滑槽激光雷达智能测量装置、便携式接触网运行质量指数智能检测装置,促进“四电”专业施工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实现我国铁路“四电”集成施工技术自主化的重大突破。同时把智能建造与BIM技术,智慧城市与智慧工地监管相结合,实现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养护——维修一体化管理,使我国基础设施建-养维全链域一步迈入智慧化时代。由南方公司自主研发的“350千米/小时高速铁路接触网铝合金腕臂自动化预配生产线”获中国施工企业协会微创新大赛二等奖。仅2021年一年就获得各类专利148项,软件著作权27项,科学技术奖7项,集团级以上工法10项,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愈加强劲。
五、坚持以人为本,在建设行业一流电气化工程公司中实现“双提升”
近年来,南方公司在向着建设行业一流电气化工程公司勇毅前行进程中,广大员工切身感受到随着企业经济效益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也同步攀升。每到现场检查和调研,胡泽新都要不厌其烦地提醒项目管理者,必须明白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深刻内涵,只有处理好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让职工切身分享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的辩证关系,企业才能稳健发展。
面对新理念、新格局、新征程,胡泽新坚持强班子、带队伍,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积极传导全面从严治党正能量,形成了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把党建优势与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建行业一流电气化产业公司的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主持修订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构建党委全面领导、“四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坚决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前置党委会程序,有效发挥党委“把、管、促”作用。通过开展党内主题教育、创岗建区、党建联建等重点工作,在电气化局集团形成了“南方特色”的“一支部一品牌”。2022年,在参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组织的“光谷城建DNA+”党建联盟活动中,通过资源统筹、融合共建,强强联合,差异化竞争,做优武汉属地市场,更好服务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湖北经济复苏步伐,彰显了在汉央企“南方责任”。2021至2022连续两年被湖北省授予“重要贡献建筑企业”称号,公司领导班子连续多年被上级党委评为“四好领导班子”,2021年被中国铁建评为“先进基层党委”。
真情为职工谋利,千方百计惠民生。胡泽新始终把强企富工放在突出位置,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依靠职工办企业,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践行共同富裕。一是通过职代会、工代会和职工代表巡视等载体或形式,把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落到实处。二是通过平等协商和定期对集体合同执行情况“体检”、专项巡察、督导问责、定期提醒等,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每年定期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等慰问活动,把企业党组织的关怀和企业大家庭的温暖送到职工的心坎上。四是通过举办职工文艺汇演、职工篮球赛、书法绘画大赛、一线员工摄影大赛,组建“铁建蓝”志愿服务队,开设瑜伽、茶艺、书法、绘画等多项兴趣班,全体职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胡泽新的信心更加坚定,有广大员工的协同努力,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高质量发展战略不放松,倍加珍惜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培育企业”蕴藏的黄金契机,紧紧把握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历史机遇,加压奋进,继续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初心如磐、不辱使命、奋楫笃行,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在汉央企更加优异的“南方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