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大学专业是安全工程,但是通过在安监部、工程技术部、商务合约部轮岗后,我认为安全和工程技术不分家,和商务合约也有关联点,便于我们新员工了解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打破项目各部门横向间的隔阂和界限,对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这是日前在中交二航局建筑公司四川片区项目群党支部组织召开新员工履职汇报会的一个镜头。
如何助力新员工学在工地、干在工地、成长在工地,中交二航局建筑公司四川片区项目群党支部坚持“端菜式”培训向“点菜式”学习转变、“一言堂”宣教向“互动式”交流转变、“1+1”直行向“N+1”互通转变的“三个转变”,打通新员工集中培养成长通道。
“端菜式”培训向“点菜式”学习转变
为更好地做好新员工大项目集中培养工作,四川片区项目群党支部统计了每名新员工在大学中所学的课程,组织召开新员工专题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坚持“缺什么、学什么,少什么、补什么”,把新员工的学习需求摆在首要位置,量身定制26节“营养套餐”,内容既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质量管理等专业技术培训,还包括各部门规章制度宣贯、职场礼仪讲座等。
在做好“端菜式”集中培训的同时,导师团队还结合项目建设进度推进情况,开小灶“私人订制”学习菜单,由新员工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进行“点餐”,带着课题进工地。“点菜式”课程针对性、实用性强,涵盖项目管理的各个层面,内容包含分包计量、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要点、编制“四口五临边”防护安全措施、进度计划编制、脚手架及跳板搭设要求等具体内容。同时,新员工还主动提出向现场一线劳务工人学习,学习钢筋绑扎技术和支模技术,体验劳务工人的艰辛,有利于培养新员工吃苦耐劳的精神。“点菜式”丰富了学习内容,引导新员工学到真知识,捞到“纯干货”。
“一言堂”宣教向“互动式”交流转变
“如果剪力墙出现模板错缝的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应该是枋木大小不一致造成的。”这是四川片区项目群现场质量讲堂上的一个镜头,大家一问一答,现场交流气氛活跃。
四川片区项目群党支部在课程设计上,转变过去“一人讲、大家听、满堂灌”的培训方式,实行“互动式”学习法,注重开展研讨交流,调动新员工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对项目管理常见问题、施工疑难点等新员工可以即兴提问,有问必答,通过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分享学习心得和学习收获。党支部坚持跟踪培养,定期举办新员工履职会汇报会、新老员工交流会,持续关注新员工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互动式”交流教会新员工做事的方法,把“我讲你想”的课堂变成了“你看你问我来答”的实践,变课堂上平面的图片为可交流的、可参与的施工现场立体空间,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提高了新员工的学习兴趣。
“1+1”直行向“N+1”互通转变
四川片区项目群党支部成立了15人导师团队,主要由濛阳新城项目、中交锦上项目班子成员、各部门业务骨干组成。
传统的导师带徒模式是“1+1”直行模式,其优点可以使新员工快速上手。但是这样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新员工对其他部门和岗位的工作内容不了解,当自身工作内容与其他部门相交叉时,就有可能导致工作无法统筹、协调开展。
为了让新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了解项目部各部门的职能划分和工作重点,四川片区项目群党支部在集中培养的前3个月,变“1+1”直通模式为“N+1”互通模式,即把所有导师集中起来组成一个导师团队,以导师团队指导新员工工作的方式综合培养所有。新员工在15名导师的指导下,分别在安监部、工程技术部、商务合约部轮岗,也使得徒弟们的所学不再拘泥于各自的专业领域,进一步了解轮岗部门与自己专业的关联,了解期待岗位的职责,找准职业定位。
专业训练打造才学基石,基层实践磨炼实干本领。如今,经过集中上大课和轮岗培训后,新员工回归自己的专业,正在进行“一对一”导师带徒中,做实专业能力培训,突出岗位实战历练。让我们一起期待这群“00后”的新员工,破茧化蝶、淬炼成钢,扎根工地一线,绽放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