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真平)10月28日,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式在上海举行,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同场颁发。巴西萨尔瓦多、乌干达坎帕拉、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中国福州等5座城市获此奖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开幕式并为首届获奖城市颁奖。开幕式前,何立峰参观了城市建设和发展案例展。何立峰指出,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城市可持续发展,多次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设立给予关心指导,专门向2022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致贺信。中国政府正在按照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愿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共同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相关活动并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上海将以习近平主席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在人民城市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着力增强城市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强化“四大功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探索形成城市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上海范例。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出席并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今年,是联合国设立世界城市日十周年,联合国人居署设立和颁发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将有力引领全球城市发展,推动“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迈上新的台阶。站在新的起点,将继续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让城市成为汇聚幸福的家园,汇聚绿色的空间,汇聚文化的窗口,汇聚科技的前沿,汇聚安心的港湾。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迈穆娜·穆赫德·谢里夫出席并在致辞时表示,在世界城市日申设成功十周年之际,回到上海意义非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各个城市的优秀案例展现了“以人为本”的优秀实践,为全球城市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要重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承诺,开展对话,建立伙伴关系,探索创新解决方案,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
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是由联合国人居署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的国际奖项,旨在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新城市议程在全球的本地化,积极响应全球发展倡议,表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城市,为实施联合国人居署重点领域工作和旗舰项目以及全球城市监测框架搭建平台。
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评选,共有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54个城市递交了申报材料。依照评审标准,专家筛选出15个入围城市。最终,巴西萨尔瓦多、乌干达坎帕拉、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中国福州等5座城市脱颖而出。这些城市可持续发展案例经验,可为全球各城市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落实新城市议程广泛借鉴,被更好地传播和推广。
作为本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国际评委会中的中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志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评奖按照地区名额均匀分布,中国有30多个城市报名,兄弟城市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而在一些冷门的地区,申报城市还不多,他希望通过传媒影响力,让更多的国家地区城市参与进来,展示它们优秀的案例。吴志强说,在评奖的过程中,他看到许多非常好的案例,无论是否获奖,这些案例都可以给更多的中国城市以启发,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城市的经验。例如芬兰的埃斯波市,制定了可持续发展规划之后,每年邀请联合国的官员评审检查,就像运动员一样,年年训练,所以得分特别高。
评委之一的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芳表示:在评奖过程中,她感受到一种文化的传承,就是各个国家城市对美好人居、宜居城市建设的一些理念和智慧。今年的奖项评审主要聚焦在四个方面,包括经济活力与城市繁荣、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城市安全与韧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等。这些构成了我们对未来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愿景和要素。这次世界城市日的主题为“汇聚资源,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也是表达了1+1>2,“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含义。中国搭建了一个舞台,让各个城市来展示他们的成果,与其他国家城市一起学习、交流、提升。同时,中国也有责任和义务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做出自己的贡献。
评委之一的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毛其智说:现在中国三分之二的老百姓住在城市里,一方面创造了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冷静思考。2015年,联合国发布《改造我们的世界: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2016年,联合国人居署发布《新城市议程》,这些是目前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指导性原则。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在国际国内都获得了众多的奖项,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我们除了关注城市的环境、公共交通,城市发展里最主要的方面还在于城市里老百姓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安居乐业。就是以人为中心,这又给城市的微观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所以,在宏观的区域协同发展和微观的以人为本的两个发展路径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了。
今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主题为“汇聚资源,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中国主场活动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包括开幕式、系列论坛、展览展示及主题考察等。第三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同步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