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笔者在某企业了解到,在聘请专家进企业前,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人却对本就能查出并整改的隐患视而不见。问及原因,一名管理人员表示:“指导服务的专家就要来了,这些隐患留给他们凑数吧!”进一步询问后,这名管理人员表示,个别专家因受利益牵绊,在出具整改意见中存在偏颇,或者往往走马观花式地找几项隐患应付了事。
笔者以为,在事前减少专家与各方的利益关联,想方设法确保其在开展指导服务时的中立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实际工作中,聘请专家开展指导服务,首先面临“选谁”的问题。实行严格的筛选机制,严把行业专家的准入关,对备选专家的专业资质、工作经验和业内口碑做全面考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够格的专家混入其中。此外,在对具体的企业开展专家指导服务时,应严格实行关系人回避制度。如果其中有与相关企业方存在实际或是潜在的利益关联时,相关人员应及时回避,避免出现指导服务中的偏颇和不公正情况。
当前,对开展指导服务的专家,还没有明确的职业规范要求。相关部门或企业在聘请专家时,可以采取签署职业道德承诺书的方式,要求他们在提供指导服务时保持中立和公正,无权益倾向,并将诚实、透明、公正等规范写入承诺中,作为其开展工作的准则和标准。
当然,自律不等同于他律。相关部门还需建立健全对专家的监督考核机制,如果发现专家有偏颇行为,政府或行业管理部门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将其列入行业失信人员名单,在规定时间段内禁止其从事相关指导工作。
为了增加企业对专家的信任度,专家在开展指导服务时,应尽可能保持公开透明。这也意味着他们应该及时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分享有关信息,对重大服务项目或指导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报行业部门备案,并鼓励利益相关方参与讨论和决策过程,在确保相关方权益的条件下,及时通过媒体跟进,增强履职透明度,增进各方的信任度。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龙煤七台河矿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