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从形态开发转向功能跃升的关键一年。1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两省一市发改部门及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政府有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有关情况。
重大项目是示范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开展16项行动,包括124个项目。那么,两省一市将如何对这些重大项目实施支持?
上海:强化保障、协调 撬动重大项目建设
上海对重大项目实施支持,重点聚焦在三个方面:
一是着力强化资金保障,对示范区跨域道路、省际断头路、重要水体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等项目,上海市级层面将加强统筹安排好市级建设财力资金予以支持。
二是强化土地要素保障。上海目前已经针对水乡客厅等区域建立市区联合保障机制,在建设用地指标、耕占指标和指标周转方面给予专门支持,推动项目加快落地。
三是强化重大项目调度协调。项目一个库在推进过程当中有大量协调调度工作,上海和示范区执委会、江浙两省发改委,还有苏州、嘉兴包括青吴嘉两区一县加强协同,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
未来三年,上海青浦锚定总投资约2000亿元的56个项目,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撬动,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示范区实践。总的来看,体现在三个“聚力”:
一是聚力打造高效通达的“交通网”。连通虹桥的17号线西岑站今年即将试运营,从水乡客厅一体直达虹桥枢纽的示范区线全线开工,G50也将扩为8车道并增设下匝口,沪苏湖高铁年内通车、练塘站将全面启用,同时G15、G318和轨交2号、13号线“多箭齐发”,基本形成与中心城区快速联通、与周边区域紧密畅通的交通大格局。
二是聚力打造产研共进的“创新场”。青浦有一条产业发展的长三角数字干线,沿着这条干线从东向西,美的全球创新园已结构封顶,网易国际文创园今年建成,市西软件园正铆定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核心赛道扩区升级。
三是聚力打造生态宜居的“未来城”。聚焦虹桥主城片区和青浦新城,加快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导入。目前中山医院新城院区已开工、将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复旦国际融合创新中心已完成收储、将建设4大新工科学院,新三年持续推进淀山湖岸线贯通、太浦河清水绿廊等建设。
江苏:结合三个方面协调推进项目建设
围绕推进实施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江苏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结合”。一是突出存量和增量相结合。按照量质并举的原则,充分发挥两轮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的“叠加效应”,推进项目建设尽快落地见效,为示范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突出建设和储备相结合。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落实示范区总体方案、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协调推进一厅三片、一河三湖等重点项目建设,紧盯前沿领域谋划招引一批前瞻性未来产业项目,推动示范区加快形成重大项目建设滚动机制,不断提升示范区建设的集聚度和显示度。
三是突出创新和示范相结合。围绕改革创新的重点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制度创新支撑保障。一方面,以支持政策为抓手,联合上海浙江共同推动示范区推出更多可操作、可落地的创新举措,完善要素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全面总结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创新经验,合力推动示范区加快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进一步提升重大项目示范引领效应。
在《三年行动计划》中,除水乡客厅三地共建项目外,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共有51个项目被纳入,计划总投资近2170亿元。其中,重点领域项目共43个,计划总投资近2050亿元;重点区域(苏州南站科创新城片区)项目共8个,计划总投资超120亿元。吴江区聚焦《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落实,健全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精准开展协调保障服务,完善重大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资源性要素向重大产业项目优先配置。
浙江:以“三个强化”抓好项目落地落实
浙江以“三个强化”抓好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落实。一是强化联动推进。加强沪苏浙、省市县协同,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重点堵点问题。细化分解年度推进任务,实行挂图作战,层层压实责任,确保高质量完成三年预定目标。二是强化要素保障。研究储备好政策工具箱,充分用好中央预算内资金等国家政策红利,深化省支持嘉善“双示范”政策实施,争取更多计划内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清单、省“千项万亿”工程等项目盘子,推动资源要素向示范区倾斜。三是强化多方参与。广泛调动示范区开发者联盟等各方主体共谋共建重大项目,加强常态化项目谋划储备,滚动实施一批战略性、支撑性、引领性的一体化项目,支持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全力保障项目建设推进,力争方厅水院一期项目年底竣工,二期项目按既定计划加快推进。聚焦市政基础设施,有序推进三十八路(嘉善段一期)等重要功能节点建设,推动蓝环嘉善段一期工程下半年开工建设,并谋深谋实会展村苑(一期)项目前期工作。全速推进嘉善片区新三年建设,今年将开工建设长三角智慧绿洲、浙大二院嘉兴医院等13个项目,明年启动市域铁路西塘站综合体等5个项目。全面建强祥符荡创新中心。 (记者 胡婧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