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方两会纷纷召开。不少两会代表委员提交有关装配式建筑的提案。
重庆市政协委员郑小波:抓好装配式农房的推广和应用
“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1月23日,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垫江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郑小波和重庆市政协委员徐鹏、刘琼、龚昌奇、殷正双等,共同提交《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农房的建议》,提出从多个方面发力,抓好宜居、环保、节能、安全的装配式农房在农村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郑小波说,2022年12月,住建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印发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专项推进方案的通知》,部署开展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结合重庆实际,重庆市住建委会同相关市级部门制定了《重庆市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有序推进现代宜居农房建设,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装配式农房推广带来了机遇。
郑小波建议,首先要加大对装配式农房推广应用的宣传引导科学普及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装配式农房的认知度和认同度。
其次,进一步加大对产业基地建设及企业的扶持,从产业建设、市场应用等方面出台更多的支持优惠政策,例如加大产业补贴和贷款扶持力度、推广试点应用、报建绿色通道、建筑面积奖励等,降低企业前期投资压力,进一步拓宽市场前景,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从根本上降低装配式农房的建造成本。
第三,建立现代化建筑产业人才培训基地,通过执业资格认证、定向解决就业、优秀人才补助等方式,培育拓展设计、生产、施工等装配式建筑人才队伍,并促进传统建筑产业工人转型升级。
此外,还要加大惠农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对建设装配式农房的农民提供分期建房贷款,并在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及贷款利率等方面予以倾斜等。
福建省人大代表何宝平:推进装配式建筑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装配式建筑凸显高质量发展要求,是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自2022年起正式实施的《福建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首次提出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新型建筑工业化基地建设,推广装配式建筑。
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鸿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何宝平认为,该省为推行装配式建筑打下良好政策基础,然而,政策从出台到落地还存在不少困难。例如,政策缺乏对应监管考核机制;短期增量成本影响市场使用意愿,效益优势发挥不明显;产能严重过剩导致行业恶性竞争,部分生产企业陷入低价、底价甚至折价竞争怪圈。
对此,何宝平建议,强化已出台政策的落地力度,完善指标考核、制定处罚细则并实行专项督查,同时将违约行为记入企业诚信档案;规范统一设计标准,全面提升发展效益。建立通用构件、施工工艺、标准设计等标准化数据库,规范部品部件优先尺寸逐步过渡至统一尺寸,破解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部品部件生产企业、施工单位之间的壁垒,推动实现部品部件通用化、市场化及项目应用规模化长足发展;优化产业基地布局,以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为龙头,及时公布装配式部品部件生产厂家名录、产能供需情况,引导上下游企业就近落户、合理布局,打造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园区,并引导市场良性竞争、避免产能过剩。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