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项目陆续启动 加强配套措施

多地加速推进“三大工程”

2023年12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实施好“三大工程”建设,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下力气建设好房子,在住房领域创造一个新赛道。

近期,多地“三大工程”项目陆续启动,地方两会、地方住房建设会议也加快部署,金融等配套措施不断加强。

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将加快推进保障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安徽提出,加速推进“三大工程”,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天津除了提出加速推进“三大工程”,还将制定城市燃气、供热、供水等老旧管网改造计划,实施易积水地道、片区等内涝治理工程。

广东广州首个配售型保障房项目近日正式开工。据悉,2024年广州市计划筹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不少于1万套,共涉及12个项目,其中新开工项目8个,通过存量房源转化4个项目;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10万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不少于1.8万户。西安确定了首批12个配售型保障房项目计划。深圳市首批13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也集中开工。

专家表示,在过去的住房体系中,保障房建设相对滞后,随着新一轮保障房规划建设的启动,上述现象有望改观。配售型保障房的目的是让住房彻底回归居住和民生属性,解决年轻人和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问题。

除了保障房,城中村改造也形成更多增量投资。浙江提出2024年要实施城中村改造2.7万户;辽宁要在全省14个地级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改造城中村项目51个;四川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70个。

“三大工程”各方面配套加速落地。2024年初,为了破解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存在原址回迁周期长、安置房不匹配、征地拆迁难等堵点,广州首次试点推进房票安置新模式。发放的房票凭证载明房票类型、购房地址、票面金额、政策性奖励金额、使用/兑付期限等信息,可由本人或其直系亲属购买广州“定点入库”的新建商品房源。

金融等配套支持也相继下达。1月2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透露,目前相关部门已指导和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三大工程”建设,并且要求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据悉,政策性银行已率先向“三大工程”领域投放贷款。例如,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大泽湖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工程获得国开行湖南省分行配套贷款1000万元,是全国发放的首笔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配套贷款。此前,国开行还向福建省福州市双龙新居保障性住房项目授信2.02亿元,并实现首笔贷款发放1000万元,标志着全国首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成功落地。

商业银行贷款方面,1月5日,建设银行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建福州片区分行成为全国首家围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建行表示,后续为符合条件的购房者提供便捷高效的个人住房贷款服务。

资本市场也接连多业务领域实现“零的突破”。西安经发集团顺利发行用于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柳林村城改项目的首单企业债,募资共计16亿元,成为债券市场首单城中村改造企业债。青岛银行独家承销首单“平急两用”债务融资工具落地,规模1亿元。

由首创证券担任计划管理人的全国首单“平急两用”资产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规模1.91亿元。国内城中村改造资产支持证券“首单”由中国信达发行,规模75.75亿元。

“预计2024年‘三大工程’对地产投资规模的贡献达0.93万亿元。”专家表示,“三大工程”有利于消除城市建设治理短板、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条件、扩大内需,还有望带动总需求进一步好转。 (本报综合报道)

2024-01-29 项目陆续启动 加强配套措施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4005.html 1 3 多地加速推进“三大工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