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多地敲定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

基础设施建设仍是重头戏

随着地方两会接近尾声,各地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目标相继浮现。近期,地方也密集发布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敲定具体投资领域和项目建设计划。

翻看地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成为各地2024年经济工作关键词,多地强调要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积极推进地下管网建设。上海则推进航空、航运、高铁、地铁、公路等枢纽型项目建设,力争基础设施投资2600亿元以上。

部分地方明确了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目标。其中,海南、山西目标增速为10%左右,河南、安徽目标增速为7%左右,河北、浙江、甘肃目标增速为6%左右,湖南目标增速为5%,重庆、吉林目标增速在5%以下。

在敲定增长目标的同时,各地也相继发布2024年重大项目清单或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对投资工作作出具体安排。1月30日,北京发布“3个100”市重点工程,包含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民生改善项目,共计120个新建项目和180个续建项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今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数量规模将同比大幅增加,项目总数增加112个,增幅33.1%,年度计划投资增加738亿元,增幅13%。吉林今年计划实施重大项目250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以上。广东全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8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

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背景下,投资对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开年以来,各地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一批新老基建项目加速上马,许多与节能减排相关的能源项目渐次落地: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在四川雅砻江道孚开工、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项目建设助力“东数西算”一体联网……这些投资项目的稳步推进,不仅为有效需求提供了供给,更直接发挥了投资对于“扩内需、促增长”及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牵引与支撑作用。

“大项目投资发挥主引擎作用。”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介绍,2023年,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9.3%,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6.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其中,计划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3.3%,增速比亿元及以上项目高4.0个百分点。

从项目投向领域来看,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是重头戏。今年北京重点聚焦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绿色低碳和韧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交通一体化,搭建市郊铁路“一干多支、对角交叉”主骨架,安排铁路、公路项目26个。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交通体系,保持高强度轨道交通建设,安排轨道交通项目12个。强化多网融合,促进站城融合发展,优化枢纽周边地区功能布局,安排站城一体化交通枢纽项目9个。织密城市路网,全力提升骨干路网规划实施率,畅通各重点功能区间交通联接,完善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接驳换乘,安排城市道路及交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24个。加强重点功能区能源保障,开展燃气、供热管道老化更新改造,促进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安排能源、固废处理等城市运行保障设施项目17个。

今年,四川持续推动交通强省建设,加快成渝中线高铁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增铁路运营里程320公里以上;统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江通道等进出川大通道建设,力争建成通车、新开工高速公路里程均超过5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

再如,山东将提速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力争完成投资3250亿元,推进雄商、济滨、津潍、潍宿等7个高铁项目,建成潍烟高铁,高铁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加快推进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力争完成投资700亿元。

(本报综合报道)

2024-02-05 多地敲定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4236.html 1 3 基础设施建设仍是重头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