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确定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任务单”

本报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月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明确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任务单”。

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文件提出,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即“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其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方面的具体任务是——

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强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对城镇、村庄、产业园区等空间布局的统筹。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可单独编制,也可以乡镇或若干村庄为单元编制,不需要编制的可在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通则式管理规定。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实效性、可操作性和执行约束力,强化乡村空间设计和风貌管控。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政策,稳妥有序开展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保障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用地。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完善农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分类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和源头治理。稳步推进中西部地区户厕改造,探索农户自愿按标准改厕、政府验收合格后补助到户的奖补模式。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干一件、成一件。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有条件的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暂不具备条件的加强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改造,加强专业化管护,深入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交通管理和安全防护设施,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桥梁安全“消危”行动。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巩固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成果。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发展智慧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统筹建设区域性大数据平台,加强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社会管理等涉农信息协同共享。

此外还有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等具体工作及要求。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祝卫东2月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乡村建设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的着力点,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这些年乡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了较大改善,但仍有不少薄弱环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建设要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干一件、成一件。

他概括为,一是强化规划引领。要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城镇化趋势,加强村庄规划编制的分类指导,有需要的就编,没有需要的可以暂时不编,不能盲目要求村村编规划,对一些地方脱离实际下指标、定进度的做法,要及时予以纠正。要坚持“开门编规划”,确保规划符合村庄实际和农民意愿,让农村干部群众懂规划、守规划、用规划。

二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不同,要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探索农户自愿按标准改厕、政府验收合格后补助到户的奖补模式,就是明确政府该干什么、农民该干什么,不能搞成政府大包大揽。要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一体化推进乡村生态保护修复,让农村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三是补上基础设施短板。针对农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列出清单,一项一项解决好。文件针对有的地方饮水安全保障问题,要求分类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针对农村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的情况,要求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针对有的地方农村房屋抗震性差的问题,要求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让农民住得安全放心。

四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回应农民群众关切。

五是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乡村建设要突出为农民而建,重在可持续。个别地方在乡村建设中出现搞花架子、劳民伤财,搞“一刀切”、强迫命令的现象,要坚决予以整治。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不要急于求成,不能超越发展阶段盲目举债搞建设。 (本报综合报道)

2024-02-08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4266.html 1 3 确定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任务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