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男,198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中能建建筑集团广州保良北项目副经理。参加工作期间先后获得公司2019年优秀技术员、第二届“建模大师杯”全国BIM建模大赛二等奖、安徽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一等奖、安徽省质量管理小组三等质量技术成果、2021年优秀党员、2023年省国资委优秀党员等荣誉。十余年来,他牢记入党誓言,践行使命担当,在祖国需要的地方踔厉奋发、勇往直前。
鸿鹄之志 甘当建设“主力军”
2011年的夏天,刚走出校园的杨勇整装待发,搭乘北上的火车,跟随着公司进疆队伍来到新疆,这一去就是五年的时间。望着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他没有丝毫的退缩,他喜欢西北天地的广阔,他决心要以实际行动,为祖国边疆事业做贡献,为新疆百姓的幸福生活尽一份微薄之力。
为尽快胜任岗位,杨勇认真学习专业书籍,刻苦钻研技术规范,不断完善自己,自此规范图集便成了他的枕边书,施工图成为了他的必修课,系统知识成了他茶余饭后的话题。白天,他早早地背着图纸,拿着仪器跟随着施工班组进入现场,一边核对着图纸,一边测量着尺寸,一边询问着做法;晚上,坐在电脑前整理着笔记,查阅着规范,编写着方案。
尽管夏日热浪打湿着他的衣衫,强烈紫外线灼烧他的皮肤,但是他负责的区域总能看到他穿梭的身影。有时你问他累不累,他总是微微一笑,回答道,“累,但很充实”,短短的一句话,充斥着他求知的渴望。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积累,不知不觉中他已然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工程技术人员。“筑巢之星、成本明星”等荣誉更是对他学习成果的诠释和肯定。
一片丹心向阳开。杨勇扎根边疆五年,将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青春誓言”刻在祖国最美边疆。强劲的电流循着电缆浸润着新疆大地,时光如水,初心不变。
提质增效 争做管理“排头兵”
作为共产党员,杨勇时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积极主动学习,在该公司转型的关键期崭露头角,开启民建市政项目的建设之路,他拓宽工作思路,始终将自身能力的提升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苦练基本功。
在工作期间,他摆脱思维定式,注重民建施工技术要点和经营管理策略的学习。工作之余不忘丰富自身专业技能,利用晚上时间学习BIM建模、编制技术标准、参加QC发布、修订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手册等,主持编制的广州同和、常州奔牛项目技术标相继中标,实现公司军民融合市场开发领域的新突破。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支撑对现场生产至关重要。以事实数据说话为准则,无论是高支模、脚手架、深基坑等危大工程,还是大体积混凝土、地基处理等专项工程,每个数据的获得他都做到亲力亲为、反复推敲,以保证准确性,正是如此现场安全生产和质量管控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为修订公司技术标准提供数据支持,先后参与编制和修订公司技术标准、质量工艺手册等多部文件。坚持技术先行,将管理做到精细化、可视化,以作战图的形式呈现,通过分析施工组织、资源加载、技术方案、物资招采、作业环境等前置条件,制定经济合理技术措施,先后组织编制《主体结构做法指引》《装配式建筑做法指引》等项目级技术管理文件,供后续新开工项目参考使用。探索EPC项目管理体系提升,对标华润、中建、中铁等优秀企业,总结提炼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履约品质,形成管理经验分享。
言传身教,将自身所学知识和经验传授给青年员工,带领青年员工共同进步。落实公司传帮带要求,先后培养工程技术人员5人,其中4人均已成为新开工项目技术骨干。
敢于担当 勇当团队“领头羊”
爱岗敬业,脚踏实地是同事们对杨勇的评价。一直以来,杨勇服从公司调派,他率先垂范,吃苦在前,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苦脏累险带头做,关键时刻冲在前、干在前,从不计个人得失。工作的属性让他对家庭少了许多照顾,可每当有工作任务时,他又总是凭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和敢于担当的勇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发挥着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哪里需要去哪里,哪里困难去哪里,经常加班至深夜,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周边的同事。
2021年7月的广州正值雨季,作为关键线路的挡土墙灌注桩施工受阻,时任项目工程管理部经理的他,扛起青年突击队的大旗,组织青年员工抢晴天战雨天,誓向黑夜要时间,历经一个半月的努力顺利完成251根灌注桩的施工,后续抽样检测中Ⅰ类占比95%以上,无Ⅲ类桩。
面对突如其来的连续强降雨,他主动请缨,逆行奔赴抗洪保产一线,任党员突击队总指挥,发出抗洪“战斗令”,带领项目抗洪抢险突击队开展抢险工作,同心抗洪灾,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始终奋战在抗洪救援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一颗红心永向党,风正扬帆正当时。杨勇用十二年的辛勤耕耘和燃情付出,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诠释着初心与奉献的意义。面对未来,他充满信心,他将继续履行党代表的职责,用苦干实干为基础设施业务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通讯员 秦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