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营造

突破技术壁垒,打造全球顶尖生产基地

——沙钢产品结构调整超薄带二期项目建设纪实

日前,由中国二十冶承建的沙钢产品结构调整超薄带二期项目成功投运2号、3号铸轧线,标志着沙钢成为全球最大的薄带铸轧生产基地。

攻坚克难创佳绩

双辊薄带铸轧生产线的CASTRIP工艺技术是冶金行业一场颠覆人们认知的革命。在这项工艺的加持下,传统的长达800米的带卷生产线可缩减至不到50米,仅需25秒即可将钢水浇铸成钢。相较于传统热连轧工艺,超短的流程工艺使得生产总能耗降低了80%,仅为传统热连轧工艺的五分之一,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减少了四分之三。2018年,在面临无经验可借鉴、技术有待改进、设备和设计不成熟的困难条件下,中国二十冶勇往直前,克服重重困难,在经过385天的奋斗后,成功实现了国内首条、全球第四条薄带铸轧生产线的工业化生产。该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极度轻薄有耐力,可用于新能源汽车、3C设备、农机、集装箱、智能家电、太阳能设备制造等高端领域,为沙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022年,沙钢为响应国家“碳减排、碳中和”战略和提升集团经济增长,决定投资产品结构调整超薄带二期项目。该项目存在工期紧、任务重、技艺新以及空间小等特点,许多建筑同行望而却步。中国二十冶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稳健前行,从荆棘丛中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为沙钢实现产业能级新跃升提供了强力支持。

该项目存在大量的设备、电器、水、介质管线安装施工,其中各种介质管线多达30余种,共计105000米,密集分布在地上、地下、空中等狭小区域,错综复杂的程度堪比手机芯片线路。又因为介质管线是立体的,既要独立又要环环相扣,为实现“完美”的安装效果,项目团队采用数字建模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坚持问题导向,理清施工思路,最终在现场呈现出了“艺术化”的管道布局。

热箱本体净环水及铸辊非接触结晶冷却水的管道安装是项目建设中的一大难点。项目工艺中间管线配套阀组65组,进口阀门及进口流量计仪表种类繁多,涉及到热箱本体净环水共有79路管线,158个阀门,43个流量计;铸辊水系统共有路29路管线,79个阀门,29个流量计。为解决这一区域的施工问题,项目团队进行了详细的方案讨论,及时跟踪现场情况,结合1号线的施工经验,考虑到后续生产、维保的便捷性,优化路径,合理布局,以达到最快、最好、最方便的施工效果。

科技创新解难题

超薄带生产线对精度及速度要求极高,稍有偏差或质量隐患就会对生产线造成致命的破坏,损失不可估量。面对这一挑战,许多钢铁集团都不敢投资。然而,中国二十冶的建设者勇于探索,在项目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创新。

创新研发超薄带设备基础T型螺栓护筒快速安装定位技术,该方法可直接满足螺栓护筒整体定位安装;创新研发轧辊轴承座密封装置安装方法,通过在夹送辊门型机架传动侧和操作侧上设置具有锁紧功能的可开启闭合的连接板装置,和多个甘油润滑点,在夹送辊安装到位后对轴承座进行封闭,连接板与机架间通过甘油起到密封作用,既避免了热箱内还原气体泄漏的问题,又不影响夹送辊的运行和轧辊更换;创新研发夹送辊与热箱密封装置安装方法,该方法先将密封装置固定在热箱端面上,通过竖向斜靴式滑道使其可以上下移动。在夹送辊就位后,使用液压缸推动密封装置与夹送辊机架侧面紧密贴合。该方法实现了密封装置在狭小空间下的快速安装,保证了热箱内惰性保护气不发生泄漏;创新研发轧辊万向传动轴快速更换方法,该方法在夹送辊轧辊快速更换过程中使用研制的气动托架实现万向传动轴与轧辊的快速分离,该装置由连杆托架及气动缸组成,结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解决狭小空间内夹送辊轧辊更换准备时间长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艰苦奋斗赴履约

沙钢产品结构调整超薄带二期项目具有3条超薄带生产线,比一期的工程量多了3倍,而工期仅有一年。为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项目团队坚持“强基固本、提质增效,守正创新、乘势而上”的发展总基调,优化各专业的关键施工方案,采取多项措施节约时间,保证了各个环节畅通。

项目经理高健带领团队制定了合理的作战策略,在倒排工期以天为单位的情况下,试图“能挤一点是一点”,以“起步即是冲刺,开工就是决战”的姿态,向每天的小目标冲锋。采取停人不停工的轮休制,合理安排成员休息,始终绷紧时间这根弦,保持工地高效运转,充分发挥战斗力。

总工佟大鹏带领各专业人员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巧妙缩短工期。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工艺生产要求,采用由中间向两侧递进施工方案,优先贯通上料系统,后续完善两侧工艺平台及设备安装工作;采用模块化吊装,根据现场实际空间、运输环境和起重能力,确定拼装尺寸,将吊装构件总数从36864钩缩减至27652钩;设置厂外构件周转库,专人跟踪车辆行驶路线,确保物流全程畅通,保证安装有序、平稳、顺利进行;采用日调会,小事当天解决,大事不拖延的方式,开通快速采购渠道。

在“项目小前段”和公司“各部门实力大后台”的齐心协力下,项目团队最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提前35天完成项目建设,工期提前约占总工期的9.58%,完美实现了执行董事长提出的“冶金类合同工期压缩5%”的目标,也向业主沙钢交出了一份“诚信履约”的优质答卷。

实干笃定前行路,汗水浇灌结硕果。在沙钢超薄带二期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中国二十冶为助力沙钢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型钢铁企业形象,付出了无数汗水与智慧,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做世界一流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决心。中国二十冶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承“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坚持“一创两最五强”的奋斗目标,持续为中国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而努力奋斗。(吴传霞)

2024-02-08 ——沙钢产品结构调整超薄带二期项目建设纪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4298.html 1 3 突破技术壁垒,打造全球顶尖生产基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