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建筑钢结构

用“丝带”包裹的上海新地标正式亮相

上海徐汇滨江香港置地西岸金融城首个公共艺术建筑——西岸漩心Orbit于日前正式亮相。建筑外观充满流动的美感,内外空间将满足公众休闲、学术交流、文化演出,以及艺术展览等多元功能,点亮水岸生活新方式。

西岸漩心Orbit由Heatherwick Studio主导建筑设计,总建筑面积约5500平方米。奥雅纳为项目提供结构顾问服务,助力打造滨江文化新地标。

飘升丝带 演绎灵巧的结构语言

该建筑立面宛如交织的丝带,旋转上升的姿态呈现出飘逸灵动的肌理与质感。丝带形成环形楼梯,历阶而上,可登上屋顶平台感受黄浦江两岸迷人的都市天际。丝带楼梯和露台向公众开放,提供了引人入胜的公共休闲空间。

该方案设计初期,奥雅纳顾问团队为确保丝带楼梯轻盈及展厅立面通透的建筑效果,对环形楼梯受力效率较低的结构展开优化设计。三道由内至外,截面由大至小的箱型主梁组成了丝带结构,在完美符合建筑意象的同时也实现了结构的高效。

此外,设计团队有机整合外围丝带楼梯与主体结构,利用楼梯平台处的刚性连接,不仅避免了结构脱缝对建筑的影响,更将楼梯作为主体结构的“大斜撑”,共同抵御水平荷载下结构变形与构件损伤。

通过详细推敲与论证丝带楼梯结构,设计确保了行人由地面攀登至屋面的舒适度。为最大限度减少行走产生的竖向加速度及其可能带来的不适感,该设计团队在环形楼梯结构的空腔内设置调谐质量阻尼器(TMD),以保证结构的稳定与耐久。

无柱空间 灵活通透内外兼修

为提升展厅空间的使用灵活性,设计通过将竖向结构构件外推,在建筑内部打造近1600平方米的无柱空间。

设计团队在建筑的L2-RF层布置了两榀整层高的桁架,支撑于竖向剪力墙上,有效将楼面、屋面的荷载通过斜撑传递至剪力墙和地基基础中。

该方案考量建筑流线、室内空间排布及净高等多重因素,设计团队针对整层桁架形式比选多个方案,最终采用拱形桁架,使其与室内建筑融为一体。此举既成就了下方大展厅的大跨无柱空间,又弱化了桁架腹杆对所在层的阻挡,最大限度保障建筑内部的通行空间。

设计团队为保障拱桁架及其他结构构件在施工阶段及使用阶段的安全性,该方案对每个施工步骤下的结构构件进行验算复核,通过施工阶段的临时限位、支座选型,或后浇带布置,确保结构方案的可行性。

数字设计 优化方案降本减碳

该建筑作为三维的复杂空间钢结构,室外丝带楼梯的施工便易性、结构成本及其与建筑效果的平衡是重要的设计目标之一。为此,该方案运用三维模型进行钢结构的定位与放样,并将原双曲的钢梁优化为多端直线拟合的单曲钢梁,以避免双曲构件加工带来的成本增加。

在深化设计阶段,该设计团队采用数字化工具,对主体结构的钢构件进行满应力优化,并利用遗传算法寻找混凝土楼面最优布置,在实现成本控制的同时减少了隐含碳足迹,提升项目可持续性。

该项目负责人表示,自投入试运营以来,已有多场重要论坛和展览在此举行。西岸漩心Orbit预计将于2024年正式开放,届时将鼓励更多公众前来自由探索与体验,持续激发城市文化活力,成为上海西岸构筑亚洲最美艺术长廊的重要起点。 (奥雅纳)

2024-02-29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4348.html 1 3 用“丝带”包裹的上海新地标正式亮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