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市场瞭望

理论与制度创新推动实现全球碳中和

——杨宝明博士为全球碳中和贡献中国理论与方案

□本报记者 张玉明

2023年是全球最热的一年,世界气象组织整合了六个领先国际数据集显示,2023年全球年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高出了1.45±0.12摄氏度。

2024年1月11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意见明确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双碳”是看得见的趋势与未来,也是建筑行业普遍关注但存在困惑的领域。

作为鲁班软件创始人、建筑行业的信息化专家,杨宝明博士一直在建筑业信息化、建筑企业战略、BIM领域进行布道。杨博士从鲁班软件退出一线管理后,回到母校同济大学,带领一个研究团队专注研究气候变化经济学和全球碳中和解决方案研究。2024年春节一开工,同济大学中和研究院院长杨宝明博士带着他的新书《新公共物品原理与全球碳中和解决方案》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记者:杨博士作为知名的建筑业信息化专家,为什么跨界转型到碳中和研究呢?

杨宝明:几年前,我带领鲁班软件研发团队和原同济大学绿色建造研究中心肖建庄教授团队合作研发工程碳排放计算软件解决方案。利用BIM软件很容易通过BIM技术数字建模计算出整个工程设计方案的所有材料和设备用量,但碰到一个极大的困难:不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碳排放计算必不可少的一个完整、准确、动态的碳排放因子库(碳足迹)都难以找到,导致不同工程设计方案的碳排放量难以方便顺利做出评估。这样一来,缺少合适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成了工程项目碳排放计算的一个大难题,这个问题在国际或国内都普遍存在,当前只能靠东拼西凑、东抄西抄、国内抄国外等方法应付。碳排放因子库问题终成为政府碳排放管理的难题之一。

为完成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案,我们研发团队只能追根溯源向上研究,直至研究到整个气候变化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各国正在施行的碳减排机制,才发现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碳减排领域存在严重的顶层设计问题。全球上百万的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一起努力工作了30多年,不论是基础理论还是解决方案,都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还是在西方国:家设定的“生产者责任制”“碳排放权配额”两个框框里打转,并未能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平高效的气候问题基础理论和可行的碳中和解决方案。

作为经济学科班出身的博士,基于对制度经济学的热爱,又在数字化领域研究实践了20余年,当我开始认真审视全球气候问题和国内碳中和种种困境时,我强烈意识到当前国际社会碳排放管治政策体系存在严重问题,应该有更好的解决之道。在同济大学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着手组建研究团队,自行投入大量资源,展开专门的项目研究。2022年,我正式脱离企业管理一线,成为一名专职的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者。很幸运的是,我们的团队的研究工作很快有了重大的突破。

记者:能否用最简单的话介绍下您关于碳中和的研究成果?

杨宝明:我带领的同济大学中和研究院团队提出的全新碳排放责任机制CELM,非常漂亮地解决了全球碳中和的三大核心问题:谁承担、承担多少、如何承担,进而破解了全球碳中和过程中几乎所有难题。

谁承担:应从欧美主导生产责任制转变为消费者责任制,谁消费谁负责,产业链后端对前端碳排放责任负总责。

承担多少:原则是高于行业平均碳排放水平的组织应即时承担碳排放责任。参考我国的增值税体系的原理,建立一套国家级的碳票管理系统,通过一种称为碳票的工具,记录每次交易当中的碳排放责任数据流转情况,收到的上游进项碳票与向下游开出的销项碳票的差额就是组织应该承担的碳排放责任数量。具体碳排放责任的数量不是通过科学测定而是交易双方协商博弈的结果。充分市场化、简单化和低成本,但碳源总量不变,不会出现碳泄露与重复计算,全社会的碳足迹数据更为可靠。政府只要将碳源数据搞准确了,全社会碳排放责任的确认就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怎么承担:构建负碳碳市场,可以从负碳碳市场购买负碳来抵消碳排放责任。负碳就是从空间中吸掉一定当量的二氧化碳。一面碳排放,一面碳吸收,实现碳中和。进项减销项的大于零的组织每季度要从负碳市场购进负碳进行抵消。进项减销项小于零的组织可以出售负碳获得低碳激励。

政府是第一个销项碳票的开出者,负碳最大拥有者,将获得很大的碳排放费用的财政收入,可用于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

基于CELM的全球碳中和解决方案,让碳减排真正成为每个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抓手,碳减排因而成为每一个国家的自觉行动,再也不是一个推来推去的烫手山芋。

记者:很开心听到老朋友这么快就在气候变化经济学有重大的研究成果,你的企业家身份、科技企业创业经历对于你的研究有什么帮助吗?

杨宝明:我觉得很幸运,跨界到新的领域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从理论到解决方案的创新。首先,我本是同济大学经济学博士科班出身,博士论文就是研究中国软件产业的制度经济学,多年的企业家身份,让我对制度经济学的顶层设计、对行业的影响有着更落地的深刻认知。另一方面,20多年从事BIM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让我对大数据和数字化的能力与价值有深刻的认知。有些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用数字化的方式来完成可以产生奇效。而经济学领域的学者更容易受到传统经济学的惯性思维,缺少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系统的理念与认知,另一方面学者们对于解决方案的设计也存在不足。

2023年是全球最热的一年,世界气象组织整合的六个领先国际数据集显示,2023年全球年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高出了1.45±0.12摄氏度。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将超过疫情和战争。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两类政策工具,从理论和实证情况看,二者都无法实现IPCC提出的控温1.5摄氏度目标,因此找到更有效的第三条道路刻不容缓。全世界需要跨界的创新有效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当前制度创新仍然是最为重要的。

记者:2023年11月底,第28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以下英文简称COP28)在迪拜举行。听闻杨博士也带队考察。迪拜之行,杨博士有哪些收获?

杨宝明: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球性的气候大会,也是全球最大的一次气候大会。来自近十万人从世界各地齐聚阿联酋,会议的举办成本、碳排放都是巨大的。会议上,口号多、行动少;提问题的多,解决方案少。从COP28会议的观察来看,各国的举措与行动、全球提出的倡议以及重大事项的推进进程来看,整体进展与会议的资金投入、碳排放投入,以及地球留给人类的时间窗口来看,都是不够的。

碳排放是全球最大的公共物品,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已然成为全人类最大的危机。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安排、行动举措都远远不足以应对危机。我认为,这里的核心问题在于全世界对于碳中和的本质、碳中和的第一性原理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目前全球碳中和的解决思路是计划经济模型。之前的碳排权分配也好,后来的自主贡献也好,包括化石能源淘汰的时间表、损失损害基金的资金筹集等。关键要找到一种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让其自驱动、自运行,实现碳排放正反向的双向激励,从而极大地提升全球碳中和的效率。同济大学中和研究院的新碳排放责任机制CELM仅回答了3个核心问题,就可以解决当前碳中和进程中的绝大部分难题。

当前的碳减排体系下,减排压力集中在煤电行业,对宏观经济产业链造成巨大负面影响。CELM体系下,碳减排的压力均匀分布全产业链,碳减排竞争局限在产品的细分品类中,碳排放强度高的企业要即时承担碳排放责任,成本不断提升而淘汰;碳排放强度低的企业可以获得奖励,实现良币驱除劣币,对产业链无负面影响,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记者:COP28之后,中国的碳排放压力会加大?还是减少?

杨宝明:这个问题我也与行业专家交流过,各种意见都有。我个人认为,中国碳排放压力是增加的。这与欧美国家的宣传导向是分不开的。毕竟,我国碳排放达到全球1/3的客观数据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我国的碳排放还远未达峰,我国的碳排放进程对全球碳中和的进程是决定性的。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2023正式生效,碳关税COP28会议上,德国也牵头36个国家成立气候俱乐部,目前虽未提及碳关税,但欧盟CBAM在前,碳关税也在预期之中。有学者初步分析显示,CBAM可能导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钢铁成本增加约25%。

我们国家必须要化被动为主动,也有能力化被动为主动,问题在认知上。我们需要从碳减排的本质出发,气候问题的第一性原理出发,进行顶层设计的创新,完成有机会在全球碳中和进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CELM机制下,我们要尽快建立一套碳减排体系,建立两大核心能力:一方面是利用数字化系统以非常低的成本建设起全社会全产品的碳足迹数据库;另一方面是建立负碳碳市场,成为碳责任的抵消品市场,将碳排放的成本在国内抵消掉,同时为碳吸收的行业、企业创造巨大的市场,有效加快碳汇产业的发展。根据CBAM的制度,只要有可信的碳足迹数据,并且在国内承担了不低于欧盟碳价的成本,完全可以免于给欧盟交碳税。当然,这里的关键是,我国出口产品的碳排放强度要有国际竞争力,但这本身也是全球低碳经济转型的必然趋势,这个靠实力,无法回避。

记者:建筑行业也是排放大户,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建筑企业家也普遍比较困惑,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杨宝明:目前国家关于碳责任的体系还不够清晰,对于生产者的责任压力过大,对于宏观经济存在一定负面的影响。因此,碳市场搞了20多年,目前仍局限在2000多家火电企业。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我国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管理将有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为推动碳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后期,碳排放管理预计将加速,但核心的责任体系不清晰、核算的机制过于复杂,预计落地执行也有很大的阻力。

同和研究院的重任在肩,就是向行业、国家推广我们的CELM机制与碳中和解决方案,用更高效、更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全球碳中和的进程。

至于建筑行业的碳中和,我的建议是,这两年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和关注度。目前的碳市场只针对2000多家火电企业,而且大量的配额也是免费的,对建筑行业的政策落地还有一段距离。企业家们可以将重心投入到企业经营、精细化、数字化管理上。

但企业家一定要意识到,碳排放的成本一定会内部化到产品总产品中。即未来,建筑产品所包括的所有部品、部件的碳排放的含量、成本都会成为建筑总造价的一部分。建筑企业的成本竞争力的算法会转到“建安费+前端产业链碳排放成本”总成本领先上来。

建筑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达到全社会排放的51%。其中,建筑施工环节的碳排放只有不到1%,但前端建材生产环节的排放达到全国碳排放的28.2%,碳减排的压力巨大。作为建筑产业链的前端,这些碳排放的成本一定会成为建筑总产品的一部分。

数智化和绿色低碳化是全社会最大的趋势,建筑企业要建立低碳竞争力。建筑企业的核心是加强对上游供应链的管理,及时获悉上游厂商的碳足迹数据,对于未来的价格竞争力有重大价值。当然,这依然取决于建筑企业精细化、数字化的管理能力。

记者:杨博士的新书出版后,在行业反响如何?后续有何规划?

杨宝明:《新公共物品原理与全球碳中和解决方案》一书出版后,在业界已经产生一些重要影响。在国内很多专业机构纷纷通过我们团队、出版社和网络平台获得新书,非常多的专业人与我们联系交流专业问题,对我们全新的理论和实施方案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就和众多的经济学界学者和碳中和领域行业专家进行调研交流,当得知我在研究碳中和,并有着创新的理念与想法时,就受到了非常多专家的认可与帮助。很多专家教授都非常热心,为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新书出版期间,出版社的编辑姜莉和姜静两位编辑老师就认为终于看到了行业真正原创性、有思想的碳中和书籍,为此在书的出版过程中2位付出了极大地热忱。出版审稿过程中,特意请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秘书长王稚晟审稿,结果王秘书长罕见地用到了“原创性、开拓性、革命性、颠覆性”来形容这本专著。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刘兴华专门写了5000字长文作序《以思想理论和制度机制创新推动如期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并在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更是将本书的出版与大航海时代的思想制度的创新进行类比。

2023年12月,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主办的《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杂志,刊登了万字的浓缩版本《新碳排放责任机制与全球碳中和解决方案》,作为智库内参呈递国家相关部委。

本书出版后,我也受邀参加多个专业行业论坛并发言,例如“聚能可持续发展,共建青绿世界”为主题的2023浦东归国学人论坛、2023影响力国际气候创新大会等专业论坛。本人在专业的碳圈里发声,提出了全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获得了行业的普遍认可与关注。

我国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后,1+N政策体系已订,相关制度建设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建设中。我也十分焦急,希望新的理论与方案能为国家碳中和制度的建设发挥更大价值。

新书出版后,研究团队也建立了视频号“杨博士说碳中和”,借助流量模式下的自媒体平台,向全社会、全行业宣传和推广本人的理论与方案。很多行业内新朋友通过视频号建立了联系,进行了很多理论讲学、课题研究合作等探讨。

研究团队目前也在积极推进英文版的出版,预计年内英文版能问世,届时全球各大学和科研机构能听到气候问题中国最新学术理论。我们要向国际社会推出气候变化经济学中国基础理论和中国解决方案,为提升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话语权作出贡献。

研究团队还在与国内外气候问题决策机构积极互动,意在让联合国、各国主管部门尽早了解气候问题最新的理论创新和最高效的碳中和解决方案,为此,团队一行3人于2023年11月28日赴阿联酋迪拜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全球气候大会,向世界各国行业专家、官员广泛宣传了我们最新理论和方案。

我们也真诚欢迎各位感兴趣的专家朋友可以与我们互动交流,共同为我国“3060”目标、碳中和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4-03-04 张玉明 ——杨宝明博士为全球碳中和贡献中国理论与方案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4633.html 1 3 理论与制度创新推动实现全球碳中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