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回应两会热点话题

培育打造现代化都市圈 抓好城市“里子”工程建设

本报讯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会上回应了新型城镇化、扩大有效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等热点问题。

郑栅洁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0%提高至去年的66.16%。同时也要看到,这是全国的平均数,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还有很大潜力;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还有较大差距,中国整体城镇化率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今年将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四方面重点工作。

第一,突出以人为本,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要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重点要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推动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突出两化共进,协同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将聚焦城镇化率低且农村人口规模大的地区,依托各地产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同质低效产业园区整合升级,集中资源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业园区;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有效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第三,突出协调发展,培育打造现代化都市圈。将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共同发展为方向,加快培育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加快畅通未贯通公路和瓶颈路段;强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超大特大城市部分产业向周边转移;推动都市圈内优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第四,突出补齐短板,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将聚焦人口规模密度大的中心城区和影响面广的关键领域,抓好城市“里子”工程等建设,重点是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城市洪涝治理,加快地下管网等工程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对于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郑栅洁表示,概括起来就是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关键点一个是“扩大”,一个是“有效益”。为此,国家发改委将“提质”“扩量”并举,突出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是重大政策举措,扩大有效投资是重要工作抓手。”郑栅洁介绍,除此以外,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去年增发国债大部分也在今年使用,政府投资规模较去年明显增加。国家发改委将统筹用好各类资金,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与带动作用,比如发挥投贷联动机制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在专项债的投向领域上,扩大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进一步放大专项债带动效果。

二是鼓励和支持扩大民间投资。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在50%以上,发挥好民间投资的作用很重要、也很关键。国家发改委将指导地方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最大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同时,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用好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加强重点项目融资和要素保障。

三是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是做到“三个更加”:投资方向要更加精准,加大对补短板、强弱项和培育新动能的支持力度;要素配置要更加高效,让用地、用能等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投资环境要更加便利,深入开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大的市场空间、更低的投资成本支撑更有效益的投资。

此外,郑栅洁还表示,将结合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分类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

(本报综合报道)

2024-03-1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回应两会热点话题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4529.html 1 3 培育打造现代化都市圈 抓好城市“里子”工程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