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交二航局濛阳新城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高高的塔吊伸着长长的金属“手臂”;在塔吊的下方一群头顶安全帽、手持对讲机的女工,“吊臂左摆,吊臂左摆……停!”伴随着清脆的口令信号,钢筋、木方、模板等建筑材料在高空划出了一道道安全而又美丽的弧线,安全准确运送到指定位置……
塔吊班有11名女工,其中包括许弟玉、段小凤、李琴、梅花姐、何菊花等9名女塔吊司索工和魏二杰、叶红敏2名女塔吊司机。她们的名字很普通,工作起来却是不折扣的“女汉子”。3月5日,在三八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笔者走近工地,一起去听听这群工地“女汉子”的故事。
早上7点钟,塔吊班依然如同往常一下,正在进行班前喊话。班前喊话,5到10分钟,看似短暂,却是女汉子们上岗前的第一道安全关卡。通过喊清楚当天的工作内容,喊明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最重要喊透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后,分别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
塔吊司机和塔吊司索工都属于建筑行业的特种作业,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持证上岗。不仅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精通设备的安全维护、点检等,每一程序、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不能马虎。这些女汉子都需经过了专门的培训考试取证后,才能上岗。
在很多人看来,塔吊是一个很轻松的工作,不用搬、不用抬,只需要动动手中的操控杆和对讲机,但里面的不易和责任只有她们自己非常清楚。
“我叫叶红敏,四川的女娃娃,我是孤独但不寂寞的‘高空女汉子’……”叶红敏尽管介绍自己时有些害羞。这位有着一头乌黑长发的塔吊女司机,却是项目上有名的工地巾帼。同事们都管她叫“敏姐”。因为技术过硬,她经常被安排去操作46米高、操控难度最大的3号塔吊。只见她把长发盘入安全帽后,很麻利地爬上了塔吊操作间。据了解,3号塔吊位于中心位置,对速度、稳钩、安全的要求很高。“别人不敢干的,我敢!”叶红敏自信地挑起了这个担子。
这样的“敢”除了源于她的干劲,更在于重复了上万次的实操。眼神紧盯着前方的轨道,把起重吊钩平稳地降到地面。收到指挥“起钩”的口令后,又调节吊钩和小车,将装好的材料运至指定位置。待屋面工人卸好材料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作业……塔吊司索工指挥到哪里,她的塔吊就往哪转。
尽管有了塔吊安全系统的智慧管理等科技手段,但是司索工始终透着股认真劲儿。因为她们明白,塔吊下面有工人师傅在施工作业,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别看我们个子不高,工友们叫我们细心的女汉子。”司索工笑着说。她们心很细,注重施工细节和品质;她们胆更小,严格执行“十不吊”。她们用细致的工作,编织了一条七彩的安全丝线,让人心安。
塔吊班的魏二杰和宋谢地是一对夫妻,都是塔吊司机,现场的每个清晨,都能看到塔吊下夫妻准备上岗前的身影。只见宋谢地正在为魏二杰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动作一丝不苟,确保安全带扣得稳固、扎实。“别看我爱人长得一副‘糙汉’样,实则心细得很,每次上塔吊前都亲自给我戴安全帽、系安全带。”魏二杰笑着说道。夫妻俩的一句“慢一点,注意安全”早已成为了习惯。
待准备完毕,宋谢地目送妻子打开塔吊底下的钢筋网门,戴上手套,一步一步地爬上约莫50米高的“云梯”,这是独属于夫妻俩的日常“仪式”。他们用默契的合作,彼此的信任,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塔吊吊运作业,见证了项目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在她们心中,操纵的塔吊,每吊一钩钩起来的是责任,钩出来的是效益,是安全。
濛阳新城新居工程六期项目位于成都市彭州市濛阳街道,是成都国际陆港彭州片区的一个安置房项目。建筑面积114243平方米,共有9栋14层到18层的住宅楼,可以安置849户。为了早日圆濛阳安置居民的安居梦,500多名产业工人奋战在工地一线。
这群塔吊班的女汉子,只是奋战在工地施工现场中的普通一员。她们,个头不大却能指挥“擎天柱”的塔吊;她们,仰望天空守望工地“安全线”。随着工期的推进,塔吊的高度还将不断攀升,“女汉子”们追逐梦想的平台也在越来越高,她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她们在火热的工地上拼搏、奉献,用女性独有的坚强和自信,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