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交设院)的一隅,高级工程师、安全评估所所长徐利成正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对前沿科技的深度洞察,在中国公路建设领域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毕业于中山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的他,凭借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引领着广州交设院的不断突破前行。他的每一次钻研与实践,都在为中国公路建设烙印下鲜明的时代印记,并以前瞻的视野擘画着通向未来智能、绿色、高效的交通网络。
专利绘就中国道路交通未来
徐利成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一种基于BIM的道路交通数据采集装置,是他在智能交通技术研发上的里程碑之作。这项专利充分利用了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实时协同和大数据管理优势,破解了现有道路交通数据在进行采集汇总后分析和管理存在局限性的难题,通过安装槽、可转动副支撑杆、导向筒与可伸缩延长杆等的精妙设计,极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并确保了面对各种复杂道路交通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广泛适用性。这项专利技术为我国道路交通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他将技术成功转让给广州交设院,在《北环高速-科韵路节点出入口改造工程涉北环高速公路安全技术评价》《广州供电局2023—2024年配网工程涉路安全技术评价服务》《鹤洞路以南、芳村大道以东排水单元配套公共管网完善工程高架桥安全评价》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中被广泛应用,好评如潮。以《花莞高速、广佛肇高速(广州段)公路安全性评价项目》为例,该专利巧妙融入高速公路的安全评估流程,通过对路况的立体化监测和数据分析,实时捕捉并精准分析道路基础设施与交通流态的关键信息,让潜在安全隐患无所遁形。应用这一创新成果后,显著提升了公路设施的安全性能和服务品质,为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注入强劲的动力。
软著实践结硕果
徐利成研发的三项软著——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后台管理系统、岩土工程勘察移动软件、岩土工程勘探数据与理论对接系统,构成了功能强大的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解决方案,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优势。他的软著能够显著提升对复杂岩土工程数据管理与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使海量的地质资料能够有序整合、精准处理和高效利用,有力地推动了岩土工程行业向全面信息化时代的迅速迈进。
在一系列深具影响力的工程项目中,例如《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勘察设计》《广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勘察设计》《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白云至三水段项目给排水迁改工程勘察设计》《白云机场高速服务区红线外排水勘察设计项目》等重大项目,徐利成研发的这三项软著都以先进科技力量深度参与,并驱动着工程实践的革新,助力着广州交设院迅速跻身赛道头部队列。
展望未来,他表示将在新的挑战中持续创新突破,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交通建设注入更加强大的科技力量,以创新的光华照耀道路交通的美好未来。
(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