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装修与百姓日常生活改善、安居养老休戚相关,为进一步维护业主合法权益,规范企业合同行为,3月15日,杭州市建筑装饰行业“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暨《杭州市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简称《示范文本》)发布会在该市党群服务中心举行。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房屋安全处处长徐宗祥,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合同监督管理处副处长蒋旻,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廖原,以及该市房管局、西湖区住建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应邀出席。
就如何扩大《示范文本》的影响,蒋旻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做好示范文本宣传推广,让更多家装企业和消费者知晓使用示范文本,更好防范和化解合同纠纷,提升交易安全。二是希望家装企业自觉规范合同行为,主动使用示范文本,或者参照示范文本规定公平合理地拟定企业的格式合同,建议消费者积极使用示范文本,通过合同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希望合同示范文本在使用中不断得到完善。
廖原在发表讲话时介绍,此前市场上使用的合同文本,是协会2009年推出、2017年改版,经杭州市工商局备案的推荐文本,目前已累计使用35.9万本。但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因工程质量、工期、装饰材料、工程价款等问题引发的纠纷频出,既影响消费者切身利益,也制约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合同示范文本的推广使用,是实现从源头上规范合同交易行为的有效方式,也是杭州市装协服务民生,促进行业自律的有效载体。廖原表示,协会将以合同示范文本发布为契机,扎实推进住宅装饰装修市场公平竞争、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助推杭州市住宅装饰装修行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示范文本》有哪些重点与亮点?杭州市装协法律顾问、浙江东鹰律师事务所主任赵全强进行了解读。他表示,《示范文本》对住宅装饰装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细致规定,包括工程概况描述、工期安排与调整、质量标准与验收程序、价款支付方式与时间节点、材料设备供应与验收标准、工程变更处理流程以及竣工验收与保修条款等关键内容。这些条款显著强化了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现了法规、标准的全面对接与深化应用,实现装修备案流程的规范化与创新管理,为预防和解决合同纠纷,特别是因设计方案、装饰材料、工期、工程质量等问题引发的纠纷提供了有力依据。
(通讯员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