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多项政策加力可期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一半以上,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预期和投资信息的风向标。近期,央地密集推进一揽子政策举措,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内容包括完善制度环境、拓宽投资空间、强化要素保障等多个方面。

民间投资增速转正

今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逐步企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2个月,我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增速由负转正,占整体投资的比重比去年全年提高2.2个百分点。从行业数据看,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民间投资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速。

地方民间投资也在回暖。比如,浙江年初集中开工的333个“千项万亿”重大项目中,以民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产业项目数量占比近半,创下新高。

又如,江苏前2个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0.5个百分点,扭转了2022年6月以来低水平增长的情况。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说明全社会对发展的信心、投资的信心在增强。”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对此表示。

自去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出台以来,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推出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全面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苏社介绍,下一步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着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努力保持民间投资稳定增长态势。

“总体上看,未来随着扩大有效投资各项政策持续落地见效、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投资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

一揽子政策举措出台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相继推进一揽子政策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司法部法治调研局负责人梁尚华日前透露,司法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聚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等民营企业的核心关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近日发布修订后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入场难的问题,增设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条款,强调实施机构应当根据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制定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新建及改扩建特许经营项目清单,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民营企业参与的具体方式。

国家发改委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了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平台显示,截至今年4月8日,全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数6489个,总投资6.04万亿元。

多地还因地制宜出台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比如,陕西今年对纳入贷款贴息支持范围的民间投资项目,将根据项目实际投放贷款金额下达贴息资金。

“民营企业在扩大有效投资、引领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革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李生荣说,希望借助“政银企”对接活动搭建的平台,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民营企业竞跑新赛道、新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陕西高质量发展。

山西提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特别是对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共属性较弱的9类项目,要由民营企业独资或控股,对关系国计民生、公共属性较强的13类项目,民营企业股权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5%。”山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马双喜介绍。

4月7日,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2024年,吉林构建该省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多层次、多形式、常态化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建立政企“直通车”机制,“点对点”解决“直通车”涉及诉求企业困难问题,为民营企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政策带动效应显现

专家分析称,随着经济稳步复苏,民企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在系列利好政策带动下,以民间资本为主的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和力度会进一步增强,从而为有效投资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去年增发国债大部分也在今年使用,此外还将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投资规模较去年明显增加,带动的放大效应也将持续显现。

专家预计,后续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扩围,加快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表示,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加大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的投资支持力度,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切实提高投资效益。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要进一步落实去年出台的“民营经济31条”,尽快明确市场准入方面的“红绿灯”,打消民营企业的疑虑。同时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为民营企业提供理论上的“定心丸”。

(作者:李苑)

2024-04-11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4806.html 1 3 多项政策加力可期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