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设计

“建筑师负责制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学术论坛在沪举行

专家探讨实施路径 合力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4月12日,“建筑师负责制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学术论坛在上海世博滨江大厦北座召开。本次论坛就建筑师负责制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做到统领技术全局,介入项目全流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开幕式由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建筑实践》主编曹嘉明主持。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华建集团工程总监过震文、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激分别致辞。随后,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与华建集团工程总监过震文、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激一起为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设计中心揭牌。

主题演讲环节,上海市建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俊杰以《建筑师负责制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作开场演讲。他概括了建筑师负责制“两大”+“六强”的特点——范围大、责任大,引领性、龙头性、综合性、专业性、伴随性、平衡性强,以及城市更新有“一个特点”+“四大维度”——项目特点,时间维度、需求维度、内涵维度、品质维度。城市更新行动与建筑师负责制模式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好的城市更新需要建筑师负责制发挥作用与实效,并以其“两大六强”的特点与能力赋能城市更新;另一方面,借力城市更新行动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会加快建筑师负责制有效推进与实施,为建筑设计单位与建筑师提供了新市场、新业务、新增长、新能力及更高水平的新赛道,两者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赋能,加速建筑设计行业与建筑师职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有力推进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风貌处处长王滨在演讲中介绍了上海城市更新规划资源创新模式和试点案例。他说,当前城市更新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必须通过模式创新研究,由单通道向多元、多方式联动集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加快上海超大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形成“一张图”+“一盘棋”+“一条路”的工作“主线”,强化总规统筹、规划引领、资源配置、专业保障、数字赋能等5个创新举措。以“三师”联创——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评估师,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三师”负责制的作用是打通城市更新上下游环节,发挥专业力量全流程统筹支撑作用,进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目前上海已有10个重点更新单元先行先试。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建筑市场监管处副处长朱靓在演讲中介绍了上海市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工作进展、深化改革中的实施难点、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展望。从2016年率先出台了实施意见、工作指引等文件,到2023年,深化建筑师负责制改革试点列入上海市委十二届三次会议重点工作,陆续构建“1+X”配套政策体系。下一步,他们将推动浦东立法,组织制定建筑师负责制地方性法规;加大项目试点,继续扩大建筑师负责制试点推广应用范围;完善信用体系,建立个人业绩库;加强宣传培训,包括开展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最后,他强调,管理部门和市场主体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上海市建筑师负责制改革工作落地。

瑞安房地产规划发展设计部总监、瑞安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总监陈建邦在演讲中指出,建筑师在设计、采购、施工、招租、运营、更新阶段都大有可为。他以太平桥新天地社区和鸿寿坊为例,说明从规划、城市设计、单地块建筑,设计高品质的街道、广场与公园都是建筑师的重要工作。他认为,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建筑师可以从全过程设计、城市设计、既有建筑改造、可持续设计等新焦点入手。

近年来,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依托代建、全咨、总师等模式,在单体、街区、城区等各个规模的城市更新项目中开展了类建筑师负责制多类型尝试。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执行总建筑师,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旭在演讲中从建筑师角色、标准化管理、薪酬和保险保障、法律和政策支持、培训及认证体系等方面比较了国内外建筑师负责制的差异,进而形成了务实的“建筑师负责制”探索路径。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建筑设计院副院长鲁晟以北重科技文化产业园建筑师负责制项目为例,阐述了建筑师在城市更新中的责任。他指出,城市更新不等于既有建筑改造。城市更新项目的建筑设计工作面临多种挑战,而这些挑战要求建筑师以跨学科的知识背景,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创造出综合价值的设计策略。他强调,建筑师负责制是建立在社会诚信体系基础上的建设模式,建设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模式与上位法共同的变革来推动。建筑师负责制这种以设计牵头的全流程服务模式较为适合城市更新的综合性需求。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设计中心主任宿新宝在演讲中指出城市更新的特点和难点。“不是建了什么,而是留了什么”,进一步思考要“留什么、怎么留、留多少,留下来的与新建的处理关系”。对于建筑师来说,城市更新的项目要“从开发建设思维转变为运营思维”,城市更新不仅是塑造建筑空间形态,而必须以运营作为更新的出发点。城市更新项目加上建筑师负责制,意味着建筑师要做许多“设计之外”的设计。他以雷士德工学院、上生·新所、世界会客厅、外滩02单元四个案例分别展示该院在保护建筑、历史街区、区域更新、三师联创等方面的成果。

随后进行的主题沙龙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总建筑师邵韦平主持。上海市浦东新区审查中心技术督导王臻倬,瑞安房地产规划发展部总监、瑞安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总监陈建邦,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事业部副总经理、总建筑师赵伟樑,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赵颖,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副总经理,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旭,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顾问(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策略顾问董事谢立等六位嘉宾,围绕建筑师负责制下建筑师的角色和责任、“三师”联创模式等展开讨论。邵韦平总结道,如今城市更新更像是建筑师的常态化的工作,从职业维度来说,纯建筑设计也变成了个例,更多的是向四个方向延伸,既要向上位测法、下位运营,水平方向要向各种专项需求寻求支持。建筑师并不一定要去做一个全才,但要有全局视野,可以根据每个不同的类型项目去聘请合适的专家作为支持,找到合理的方向,采取合适的对策应对未来的变化。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建筑学会、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人居环境学术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承办。

(本报记者 吴真平 通讯员 芮如忆)

2024-04-22 吴真平 专家探讨实施路径 合力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4874.html 1 3 “建筑师负责制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学术论坛在沪举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