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7日下午,随着一盏盏源自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创始教授陈从周先生所撰《说园》的“书灯”开启,同济大学“行走江南园林”巡展开幕式在法国凡尔赛广场展厅举行。这次别开生面的园林展览,吸引了许多外国友人前来打卡,其中不乏中国文化爱好者,他们对设计之精巧赞不绝口,展览引起了当地广泛关注。
2024年,是法国巴黎奥运之年,不仅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同济大学对法合作30周年。由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同济大学主办的“行走江南园林”展览,是“中法文化旅游年”框架项目《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首季巴黎场系列活动之一(以下简称《奔流》),也是其中唯一的高校项目。
《奔流》从上海出发,每年度与一座国际卓越城市深入对话。首季对话城市为上海与巴黎。当地时间4月18日下午,《奔流》首季巴黎场启动仪式暨巴黎论坛于塞纳河畔的布隆尼亚尔宫举办,100多位中外嘉宾展望“面向未来的无界之城”。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伍江受邀出席并作主旨演讲,围绕河流与历史遗产,分享了对水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洞见。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出席。
中国的江南园林跨越万里来到法国园林典范所在地凡尔赛,开启一场园林美学与艺术的东西方对话。
走进凡尔赛广场展厅,一曲《江南美人》的笛声袅袅醉人心,3个精致的3D打印模型和2个独具匠心的手工模型映入眼帘。同济师生团队秉承了园林营造的工匠精神,策划落展凡尔赛,再现中国园林之美。
团队以1∶180的比例复刻还原了江南园林中的5个代表园林——上海豫园、方塔园、苏州网师园、无锡寄畅园、扬州何园。
本次展览由两个篇章组成,分别为“园林·景”和“园林·境”。“园林·景”以历史演进、造园理法、传统技艺等为叙事线索,通过场景营造、文献史料、实体模型、多媒体影像等,引领观众全方位、沉浸式、多感官体验江南园林美学。展览还特邀茹小凡、张小黎、周仰、袁隆等四位中法艺术家,通过摄影、油画、工笔、装置等多元媒介艺术作品,引人入胜,逐渐进入“园林·境”。
“我在巴黎的街头,看到‘行走江南园林’的海报后,特意从巴黎赶到凡尔赛来看展览,这次中国园林的体验太美妙了。让我想起十七年前我的家人奔赴万里去中国,开启了我们和中国的一段特别的缘分。”一位年过七旬的法国观展观众拉着策展负责人说道。
这场藏于法式园林的中式园林展,吸引来自巴黎、凡尔赛的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展。法国AS建筑事务所、法国凡尔赛国立高等景观学校、凡尔赛国立高等建筑学院师生也慕名而来。
本次展览策展团队负责人,著名建筑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章明表示,江南园林的古朴典雅和意境深幽不仅体现了园林之美,更传达了对于“诗意栖居”的向往,以此为载体做国际传播,不仅在艺术表达上有优势,在共情上更富于感染力。此次展览是建立在同济大学与法国长期合作交流基础之上的一次重要的国际活动,是中法两国深厚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在凡尔赛的一场双向奔赴。
同济大学将独具一格的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与西方园林交相呼应,是中国高校的首次创举。这次亮相不仅让海外观众近距离接触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和魅力,更让他们了解园林背后的历史,真切地感受到多维度的中国传统艺术形态。
(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