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15时18分,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合肥长丰9F级燃气电厂项目集控室里,掌声雷动。建设者们600多天的奋斗与汗水凝聚了这一关键时刻:
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试运行,电厂实现“双投”。
安徽省首座9F级燃气电厂如期投产,对于满足“千亿县”高质量发展用电需求,完善区域能源结构,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工地 助力管理提升
城乡用电往往有高峰期和低谷期,用电需求很不平衡,用电负荷也不均匀。在用电高峰时段,电网往往超负荷运行。这个时候就需要启用调峰电厂,并投入在正常运行以外的发电机组以满足需求。
建筑集团通过生产指挥中心本部与项目部联动,建立厂级云平台,形成计算、存储、网络的统一资源池,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全厂智慧平台,建设具有自我及环境感知、主动预测预警、辅助诊断决策、统一集约指挥的“智慧电厂”,实现电厂运行、维护和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实现全面的人员和设备安全管控,让项目管理“耳聪目明”。
依托BIM技术,对现场大件吊装、塔吊装卸等关键流程提供可视化三维模型,尤其是在大板梁吊装技术交底,发电机定子吊装就位方案编制中,将各施工步骤、施工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复杂交叉施工作业情况、重大方案施工情况直观地进行模拟与展示,确保施工安全可靠。
相比传统燃煤机组,该项目具有调电、调气、快速启停的独特优势,是助力长丰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县建设的一大重要能源保障,也是建筑集团履行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绿色建造 打造环保工地
俯瞰整个施工区,项目虽布局紧凑,但设计精巧,在合理空间内有序推进各种工序间的衔接,这得益于建筑集团项目管理体系的专业实体化运作。
汽机平台为2台F级机组采用一拖一单轴布置,形成汽轮机、发电机、燃气轮机的三机一轴特色化布置,主厂房长113米,A排至烟囱中心线的距离仅112.28米。燃机厂房与汽机厂房采用联合厂房布置,占地面积小,节省用地。
锅炉系统采用全封闭式包裹,能够起到降噪作用。锅炉内包含很多密密麻麻的管道,管道里是项目发电需要使用的气和水等。这种配电式的锅炉,使用效率极高。
循环水系统采用带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再循环供水系统,循环水补给水水源为北城污水处理厂中水,节约水资源。机械通风冷却塔分为两组,冷却塔为东西平行布置,进风条件较好,既减少了厂区用地,又大大缩短了循环水管长度。
化水区域是实现对项目产生的废水进行降解处理,有效节约水资源,实现“四节一环保”,是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实践。
厂区内施工道路为了与永久道路统一,从前期总平面布置开始,项目部采取“永临结合”的办法,先做临时施工道路,做好资源合理分布。
如今,在“中国草莓之都”,一座现代化电站拔地而起。中国能建建筑集团建设者加速推进“创新、绿色、数智、融合”四大转型,一步一个脚印把“施工图”变成“实景画”,用汩汩绿电点亮能源转型之光。 (高盛唯 陶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