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接触网绝缘子清洁智能小车,员工们在清洁绝缘子时,再也不用几个人推着梯车上轨道,一个人站在梯车平台上,拿着抹布或拖把擦试接触网绝缘子上的灰尘了;有了柔性接触网双线定位线夹,不但延长了接触线使用寿命,而且线网运行更安全;有了接触网刚性悬挂弹性绝缘组件,员工在安装弹性绝缘组件时,一次成功不再什么难事,T型头安装质量也明显提高,弓网关系更是大幅改善,刚性接触网在运营时的质量状态更加稳定;有了轨道用折叠防溜轻型新能源轨道车,使用轨道车运输材料时,不用再担心溜车的风险,员工在线路上避让车辆不及时造成的安全事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发明或对原有工具进行工艺革新和技术改造,都有“维保迷”杨浩的身影。
2007年7月,杨浩大学毕业后加盟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公司,先后参与了宁波地铁、杭州地铁建设和地铁运营维保工作。在多年的地铁运营维保工作中,他发现地铁接触网结构不但复杂,而且也很娇气,尤其是隧道内的接触网集成最容易出问题。于是,便特别留心观察隧道内的接触网集成的构成与隧道外的不同之处和问题易发点,琢磨着能否通过研制智能工具或对原有工具工艺革新、技术改造,把这些问题化解在无形之中。在杭州地铁3号线绝缘子安装过程中,杨浩发现,由于螺栓受力问题,容易导致部分定位线夹与线路槽钢不平行,汇流排在运行过程中卡滞,因为摩擦力增加,导致接触线与受电弓磨损加剧。便思考着研制一种专门用来破解这些卡点的接触网刚性悬挂弹性绝缘组件。“那阵子,杨浩就像着了迷一样,原本‘天窗’点没有他上班,他吃罢晚饭,就带着工具,提前来地铁车站,观察接触网汇流排,‘天窗’点一到,就跟着夜班员工一起,硬是挤到梯车顶上,仰着头看了又量,量了又拿出手机计算数据……直到把弹性绝缘组件研制出来,投入使用后安装一次成功,他心里这块石头才落地,否则,他心里是不会踏实的。”南方公司杭州地铁集群项目现场负责人石西全说。
针对传统的机械式平板车上下坡或停车时容易出现溜车风险,线路区间长不方便施工和巡视,以及隧道区间巡视过程中遇到侵限物时无法带出等情况时有发生的实际,杨浩联合攻关小组成员,在纯机械式平板车的基础上,增加防溜装置、电机驱动装置、推杆操作机构、电源及控制系统、警戒警报等系统的可折叠防溜轻型新能源轨道车。这种可折叠防溜轻型新能源轨道车在杭州地铁8号线区间及车辆段使用后,不但避免了车辆上下方便施工和巡视等问题,而且,还使区间施工巡检效率提高了100%。 (通讯员 郑传海 游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