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指出“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强调“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要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系列部署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作出明确指引。
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这表明当前和未来一短时间内,各地将继续加大力度稳定房地产融资,促进项目建成交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据悉,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目前已完成两批“白名单”项目推送工作,项目将获得融资近万亿元。
会议还指出,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对存量房产和增量住房的表述为近年来首次提及。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说,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上双向发力。一方面,各地因城施策、精准施策,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快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另一方面,下力气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也有专家建议,存量房产消化可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盘活城市存量房产,充分考虑更新城市面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中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将有助于活跃房地产市场,促进住房消费的增长。同时,优化增量住房则要求各地对新房供应要有新思路。比如,一些高库存的区域,后续土地供应应有所控制,同时,也可以通过收购新房或土地项目,作为保障房房源。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为房地产发展模式定调,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复苏意义重大。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结合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意味着后续高品质住宅供应会发力,而高品质可以从优化住宅配套设施、降低住宅密度、提高住宅智能化和数字化等方面切入,这也将成为后续房地产市场的一大亮点。此外,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可以让新房与二手房更好联动,促使各地政府考虑如何更好地促进住房“以旧换新”,后续,去化、换新也将成为新一轮提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动力源。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