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2024”中国新闻发布会在上海花园饭店举行。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实行委员会委员长关口芳史,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总监北川富朗,瀚和文化创始人、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总策划人孙倩,NPO越后妻有里山协动机构和ART FRONT GALLERY代表,中国艺术家代表马岩松、刘建华、施勇、沈烈毅、TANGO,以及文化艺术界与媒体嘉宾共同出席了发布会。
自2000年起每三年举办一次,“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至今已历经了25个年头。
此次发布会是“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创办25年来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推介活动,由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实行委员会与北京瀚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举办。“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2024”将于今年7月13日-11月10日期间举行,计划展出包括新作在内的多达300件艺术项目,由北川富朗担任总监。
大地艺术节旨在以艺术为核心,挖掘地域价值,释放地域魅力,同时向世界范围广泛传播探索地域再生的路径。而这种以艺术为坐标,感受“人被自然包裹”、围绕里山的新旅行,作为艺术振兴地域的先进案例,持续受到海内外的瞩目。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总制作人福武总一郎这样评价:“如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与‘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并肩成为举世瞩目的艺术节。我认为大地艺术节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新型的艺术促进地区建设的先锋典范。以‘经济是文化的使者’为基本理念,自古以来秉持‘物尽其用、创新发明’的思维方式,我们希望通过大地艺术节向世界传递这些信息。”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举办以来,成功召集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位艺术家为展览进行艺术创作。其中不乏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詹姆斯·特瑞尔、草间弥生等当代艺术界的殿堂级人物。大部分的艺术家都亲临展览现场,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参与到创作中。艺术节还为广大的年轻艺术节提供机会,使这里成为多元文化、活力四射的国际舞台。正是这样极具魅力的艺术号召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来到这个偏僻的山乡。25年积累下来的230多件永久作品,散布于越后妻有各处,每个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可以从艺术指引手册、观光地图以及海量的作品导引标示中轻松找到它们,“大地艺术节”也因而被誉为“没有屋顶的美术馆”。
25年来,超过40位来自中国各地的艺术家先后参展,根据在地乡村形态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将优秀的艺术项目呈现于田间地头与民宅校舍。2000年,蔡国强将家乡福建德化窑迁移到越后妻有津南町,借当地的山势建造出一座《龙当代美术馆》;2015年,他再赴越后妻有,于里山先代美术馆展出大型动态装置作品《蓬莱山》。2003年,建筑师张永和领衔非常建筑,在田间为当地农民设计了一个“画框”空间《稻宅》,形成一幅日常风景。同年,艺术家刘建华携作品《遗弃》参展,该作品延续了他的《日常》系列陶瓷作品,雪白陶瓷制成的日常物件被密集地摆放在当地一个废弃相扑场中,与当地的地理及人文环境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意义。邬建安是越后妻有中国艺术基地華园的首位艺术家,于2016年8月華园成立之际同期举办“五百笔与彩风”邬建安作品展,并于2018年第七届艺术节正展期,在華园室野村老屋创作《五百笔之屋》,成为经典永久作品。同样在2018年,艺术家徐冰参展作品“背后的故事”系列,成为当届最受欢迎的作品第三位,原画灵感来自日本画圣雪舟的著名水墨画《富士十三保清见寺图》。这一年,建筑师马岩松率MAD建筑事务所创作了大热项目《光之隧道》,使清津峡溪谷观光隧道获得了重生,每年约有30万人前往旅游,现在已经成为新潟县最具代表性的观光热门景点。
此外,管怀宾、林天苗、王耀庆、荣荣&映里、程艳春、王思顺、高瑀、施海、柳亦春、TANGO、殷漪、蔡灿煌等来自不同领域的中国艺术家、建筑师与摄影家在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呈现了优秀的艺术项目。在即将到来的第九届“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2024”上,建筑师马岩松将再次参展,在室野村华园老屋创作名为《野泡泡》的艺术装置,绘造社创作的巨幅壁画作品《町的漫步》将在里山现代美术馆MonET中展出,留学日本的青年艺术家查雯婷则带来《猫龙灯》。
(青年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