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巴东长江大桥上眺望远方,被誉为“长江边上最干净的县城”尽收眼底。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一幅巨型优美画卷镌刻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长江两岸。这幅优美画卷、生态画廊来自中交二航局。
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中上游三峡库区两岸。巴东,长江入鄂第一哨,处于湖北省长江大保护的第一站位置,是长江湖北段的西部“桥头堡”。
保护母亲河,站好第一哨。中交二航局承担了三峡库区巴东县城长江干流库岸综合整治工程的重任。这是一项集滨水库岸护坡、生态环境修复于一体,是美化县城环境、提升县城品位的一项系统工程,共有35个子项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航人秉承“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两岸连成一线,水上水下连成一片,基础设施完善与库岸生态修复融为一体”的思路,创新绿色环保施工工艺,建设生态库区。
随着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巴东段岸坡滑塌和崩岸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形成了特有的“消落带”。库岸整治如何做到既要保护库岸安全又要修复库区生态?经过调研、论证后,二航人采用了“第四代无栽培基质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与“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和“透水生态混凝土”比较,这种混凝土的连通孔隙率可以达到25%到30%,绿化覆盖率从以前的30%提升到90%。同时,强度更高,可以抵御40米/秒的水流冲刷。
如何减少水土流失导致的水库塌岸又是一道难题。二航人选择了根系发达的“狗牙根”作为绿化植被。巴东项目负责人金伟说:“‘狗牙根’可穿过混凝土有效固定在底部的沙石泥土,生命力旺盛,耐水淹。只要水退了,它就能长起来,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崩岸,保证库岸安全,而且大幅提高了库岸绿化率。”
在取得库岸生态保护的成效后,二航人将库岸两边的一个个“伤疤”变成守护长江的绿色生态屏障。
瞧,巴东长江大桥西南岸边下,就是一个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开放式亲水广场。这是在一个非法的废弃码头上建起来的。当地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亲水广场为“生态绿肺”,它不仅改善了空气质量,还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傍晚时分,许多人漫步在亲水广场旁边红绿相间的“网红路”上。这条路全长10公里,沿线分布老城记忆墙、亲水广场、镇江阁、儿童乐园等,每一处都是别样新景。行走在和江平行、红绿相间的走廊上,一边是长江的波光,一边是绿篱的清新,人们在江边感受清风拂面的快意。
守望长江,绿满两岸。如今的巴东,河水清澈了,土壤净化了,空气清新了,库岸葱绿了,以江为轴,南、北城区对称,横跨的长江大桥串联,山城巴东在江面倒影成一幅“土家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