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建材与装饰

“换新”,家居行业能否迎来新增量

今年以来,关于家具回收、以旧换新的政策频繁出台: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了《关于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通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也指出,要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不少企业已经率先行动起来,海尔、美的、红星美凯龙等家居企业,快手、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都纷纷推出了相关举措。

在这一场“换新”大战中,哪些细分领域会更有想象空间,家居行业又能迎来怎样的新增量?

从“促进消费”到“以旧换新”

从去年开始,《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商务部等13部门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提振家居消费的利好政策频繁出台,通过提升供给质量、创新消费场景等方式促进家居消费。再结合近年来积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指引,高达6亿套的存量房也带来了巨大的“换新”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的家居消费开始有所回暖。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家具类零售总额为1516亿元,同比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50亿元,同比增长7.4%。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促消费政策接连出台的2023年,社会消费品消费需求已全面提升,但家具消费的回暖力度显然还不算大。

在促消费的同时,不少消费者都提到了家具“以旧换新”的难处。首先,像床、沙发之类的大件家具丢弃比较麻烦,很多人就一直拖着懒得更换新家具,这也反映了大部分社区附近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回收网络。其次,有消费者表示,虽然可以找物业、回收公司等上门帮忙搬运家具,但往往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这说明大件家具回收还没有形成市场化的体系。

在家具回收公司看来,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一方面,由于不同品类家具的回收价值并不一样,高价值家具可以加钱收,低价值家具就只能算是收废品,回收价格也会不一样。比如实木家具回收后可以重新打磨,有机会实现二次利用;但板式家具是由碎木料制成,很难再二次利用,一旦出现膨胀变形等情况,就只能当废品卖掉,回收家具的利润其实非常低。另一方面,目前新家具的价格已经越来越低,愿意选择购买旧家具的消费者也变得更少了,家居回收行业已经是越来越难做了。最主要的还是整个家具回收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体系,既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也没有一个足够有公信力的平台来对接供需双方。

总体来看,家具回收产业的发展仍处在一个懵懂的状态。

是“新噱头”还是“真增量”?

其实,“以旧换新”在消费者眼中并不是一个新词,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大家都经历过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行动。

如今,距离上一轮“家居换新潮”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家居更新换代的需求和潜力很大。2023年,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的保有量超过30亿台,市场规模高达万亿。因此,不少地方政府和家居企业已率先行动起来。

南京推出了以“焕新季”为主题的国际消费节,通过促消费活动、换新补贴等形式,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武汉也举办了“2024武汉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有多个家电卖场参与其中。

不少企业也纷纷推出了优惠补贴,京东宣布联合更多品牌投入30亿元,持续加码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补贴及服务体验升级;天猫、苏宁均表示加码以旧换新百亿补贴;红星美凯龙针对沙发、床垫、卫浴用品等多个品类推出了“以旧换新”的活动。

不过,虽然政府及企业都在通过各种方法推动“换新促消费”活动,但消费者的实际感受却未必尽如人意。据报道,有消费者选择了一款可以通过以旧换新补贴400元的空调,但在配送师傅上门后,才被告知旧机的尺寸不符合活动要求并拒绝回收。也有一些消费者表示,虽然商家承诺上门回收,但却迟迟未有上门收走旧家具的实际行动。

“换新+回收”新模式到底是不是噱头?消费者最大的质疑在于,回收的旧家具、家电到底去了哪里。如果不能真正实现“绿色回收”,那“以旧换新”本质上还只是以刺激消费为目的,离带动绿色家居产业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事实上,家具、家电回收涉及回收、拆解、废旧利用、产品再造、二次销售等环节,目前来看,这些环节都有企业在运行,但要疏通各个“堵点”实在不容易。

回收环节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在相关政策发布后,各地政府已在积极推动回收网络的布局,加上各大家具、家电、卖场企业的助力,回收环节的“堵点”相对更容易解决。以杭州为例,目前已根据相关指引要求,明确要加强社区回收网点建设,设置废旧家电家具暂时存放点;北京海淀区也已经设立了29个再生资源回收中转站,这些中转站也成了“社区家门口”与分拣中心之间的桥梁。

分拆、再利用环节相对而言能够决定废旧家居将通往何处,只有解决了这一“堵点”,废旧家居才会真的“有处可去”。目前来看,单纯依靠企业的力量来疏通这一“堵点”,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分拆、再造环节涉及大型机械设备投入、拆解技术创新等环节,需要在市场力量之外,由政府来加强引导,包括采取一定的补贴措施、政策支持等,鼓励相关产业的发展。

“再利用”产品如何走向市场,是以新产品还是二手产品的标签亮相?此类产品的品质标准和定价标准又该是怎样的?这里面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绿色回收”背后的想象空间

只有彻底解决以上的堵点和痛点,家居绿色回收产业才能真正发展起来,而不只是商家营销的噱头。到那时候,绿色回收产业将有望带来更庞大的想象空间,不仅能够为家居消费提供万亿元级别的新增量,还能带动回收产业、二手家具销售等更多产业共同发展。

要扶持家居绿色回收产业发展,或可参考国外家居行业的相关经验,从企业角度、市场角度、消费者角度三大维度来着力。

一是企业角度。在绿色回收领域,家居企业既要负责销售,也要承担一定的回收职能,甚至在生产制造环节中,也需要更多考虑再生材料的使用,方便产品日后拆解回收。全球知名家居品牌宜家在这方面的做法,或许可以给国内企业一些参考。在宜家销售的产品中,60%都是基于可再生材料制成,10%的产品中使用了回收材料。此外,宜家也会从客户手中半价回购二手家具以进行转售。宜家曾表示,预计到2030年将只会生产来自可再生材料的产品。国内一些家电企业在这方面也已经走在了前面,比如海尔打造了行业首座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能够做到从部件到材料的全自动拆解。拆解出来的铁、铝、铜以及一些硬塑料,会重新熔化冶炼并再次应用,可以实现100%的回收再利用。

二是消费者角度。在消费需求不断往低碳环保方向靠拢的背景下,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绿色产品”具有安全健康、回收方便等优点,自然更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最终也会倒逼更多家居企业参与到“绿色回收”的行动中。

三是市场角度。家居绿色回收除了需要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消费者参与”这种积极联动态势外,还需要更多不同的力量参与进来出谋划策,为废旧家具的循环再造提供更多想法和思路。国外已有不少二手家具回收交易的初创公司,比如Kaiyo平台,会以大约半价回收检验及格的二手家具,相关产品会放在平台上销售;还有诸如Mobley、Fernish和Feather等时尚网站,提供按月租用时尚沙发的服务,为二手家具提供了更多去处。对于一些家居设计师来说,他们也愿意对回收的废旧家具进行再设计,让旧物焕发新生。此前曲美家居就曾邀请了一系列知名设计师、艺术家,将艺术注入旧家具并举行了慈善义卖。因此,设计力量也有望成为旧家具焕新的关键。不难看出,废旧家具的处理不仅是一个环保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政府、企业、社区以及其他相关主体,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合力,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家居产业来说,当前更需要的是头部企业的积极参与,将家居产业链的上下游打通,与各方主体形成绿色循环闭环,才能更好地推动“换新+回收”新模式的落地。

(家页观察)

2024-06-10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5880.html 1 3 “换新”,家居行业能否迎来新增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