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雯
近年来,我国城市开发建设已经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新阶段,城市更新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为了高质量推进上海市旧住房更新改造工作,促进旧住房改造设计理念创新和设计水平提高,并填补此前对住宅修缮类图纸审查的盲区,2021年起,上海市住宅修缮工程质量事务中心开始对上海住宅修缮项目设计工作启动检查。检查工作由上海市修缮中心和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带队,以2名相关专业专家为一组,形成检查小组,完成对每个项目的实地检查、打分与点评。
5月29日,这支检查小组来到了松江区方松街道江诚苑小区和明丰公寓,对其修缮工程设计工作进行了检查。
记者在现场看到,脚手架搭得密密麻麻,虽然部分楼栋的外墙已经焕然一新,但大部分修缮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检查组每年要抽查100个住宅修缮项目,今年已是第四轮检查,检查对象主要为该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享受政府公共财政补助的住宅修缮工程项目的设计单位;项目类别主要包括旧住房修缮改造类、保留保护建筑修缮类、成套改造(拆除重建)类、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类等。这次抽查的两个项目均是上海市旧住房更新改造设计评选活动中的落地项目,也是今年抽查以来的第一批来自大赛项目池的在建项目。
修缮中心和协会负责人介绍,“上海市旧住房更新改造设计方案评选活动”由市房管局委托上勘设协主办,自201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已成功举办三届。大赛评选包括既有项目和待改造项目,其中待改造项目均由与上海市各区深入沟通、现场勘察后精心挑选而出。此种以竞赛来选树优秀落地方案的模式,不仅有效激发了设计企业的参与热情,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项目设计的创新性与质量。旧改项目事关民生,涉及面广,内容纷繁复杂。据悉,这些项目从前期报建立项、方案征询到施工进场,基本要一年时间,再加上从竞赛到落地的转换过程,所以基本在抽查时都还是施工在建的状态。
当天被抽查的设计单位分别是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小区居委会的会议室里,2名专家听取了设计师对项目修缮情况的介绍,并从设计深度、图纸质量、设计依据、设计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打分。
综合来看,两个小区情况和修缮内容大体一致,均针对多层住宅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改造:如小区内机动车随意停放,导致空间显得狭促;绿化杂乱无章;外墙涂料脱落严重;屋顶年久失修导致渗水;道路多处破损;楼道栏杆也锈蚀老化……而修缮基本分为外墙修缮、屋面修缮、室外环境修缮和室内公共部位修缮。据悉,修缮投入成本均为500元/平方米,按照小区建筑面积确定总投资。
“我们最希望的就是修缮后能增加更多的停车位。”明丰公寓居民对检查组说。据设计师介绍,经过修缮后,明丰公寓的停车位将增加200个。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江诚苑小区则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本身没有地下停车库,地面上的车位也已达到饱和状态。据其设计师说,会对停车位重新梳理划线,解决随意乱停的现象,动线也将更为合理;同时还会在已有的空间里挖潜出一块篮球场,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地。
对于当天的项目抽查情况,检查组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上海市住宅修缮工程质量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明显感觉到,近年来设计单位对旧改工作的重视度、设计水平,以及项目管理能力有了持续提高,整个设计过程和施工配合阶段更为规范。比如往年失分重灾区的“设计深度”“前期勘查”“图纸精细度与完整度”“图纸签字”“成本控制”问题,现在失分率已显著降低,实现了检查工作期望有效提升住宅修缮工程设计单位业务质量与服务品质的初衷。
“我们几乎每周就要到现场进行三、四次抽查。”上勘设协相关负责人说,为了确保抽查工作常态化的顺利进行,协会从专家库中精心挑选组建了一支专业的住宅修缮工程检查团队,这支队伍从最开始不足40人,扩展到现在近30家企业70余名专家,中间吸纳了诸多具备行业一线经验的设计师以及设计评选大赛获奖团队的带头人,有力支撑了住宅修缮检查工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城市更新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新抓手,是大家眼中的“香饽饽”。
城市更新,作为当前发展的重要引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发展潮流。它不仅关乎城市的面貌焕新,更涉及民生福祉的切实提升。其中,旧住房更新改造工作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着城市发展的温度与深度。
近年来,上海市在旧住房更新改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最初的摸索尝试,到现在的有序推进,每一步都凝聚着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住宅修缮工程设计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提升,无疑是推动旧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优秀设计作品涌现,通过加强设计与民生的融合,不断提升居住品质,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城市更新带来的实惠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