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建筑

打破设计与施工壁垒 引导行业最终转型

——“匠筑责任 蓝图担当——建筑师负责制发展论坛”圆桌会议纪实

当前,建筑行业处于变革的关键点。在大力实施建筑师负责制,推进“EPC+建筑师负责制”模式的背景下,尚有大量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国内建筑师的权责利不对等,保险体制没有建立,建筑师计费配套体系制度不完善等。6月7日,“匠筑责任 蓝图担当——建筑师负责制发展论坛”圆桌沙龙上,政策制定方、大型设计院知名设计师、EPC建筑师以及总包方代表齐聚一堂,建言献策,希望通过延伸设计的边界,打破原来的设计与施工的壁垒,强化设计和施工的一体化集成管理,引导行业最终的转型。

圆桌沙龙由中建八局设计管理总院院长王磊主持,上海市浦东新区审查中心技术督导王臻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姜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建筑设计事业部总建筑师赵伟樑、中建八局上海公司科技质量体系负责人张世阳、中建八局设计管理总院副院长陈娟等五位专家围绕着大家关切的问题展开讨论。

实施建筑师负责制,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王臻倬表示,浦东最早开始建筑师负责制试点。经过第一批项目试点,社会已经对建筑师负责制有了一定了解。现在要开展第二轮工作,即政策制定等一系列工作。第一,通过政府约束项目范围,加快建筑师负责制推进。第二是在项目推进中实施授权。第三要在法规中给建筑师赋权。

张世阳认为,发展建筑师负责制,一是要主动积极响应政策,自己造项目,争取做EPC模式。二是要做好利益让渡,比如设计把责任揽过来,让渡部分利益,聚焦于项目整体。三是要重点做好优势项目。四是要研究建筑师的考核激励。

赵伟樑认为,推进建筑师负责制,一是行政主管部门要立法进行强制性要求,二是乙方思维要向甲方思维转变。

建筑师负责制下,建筑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姜涌认为,要明确负责制建筑师的定义,辅助业主决策、帮助业主那方的建筑师,与施工方建筑师利益不一致,会产生矛盾。尝试定义在前期,或者在初设阶段明确业主的投资控制和品质控制目标为负责制建筑师。而后期和施工方一起做深化设计的不属于负责制建筑师。

王臻倬认为,任何一项改革,初衷是用最小的代价来达到最好的效益,而并不是牺牲某一方的利益来增加另一方面利益。当前的制度并不完善、边界不清晰,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大家达到一个平衡点。

赵伟樑认为,EPC从本质上来说是利润导向的。建筑师负责制是EPC和全过程咨询的底层的一个基础性的制度,然后用这个基础性的制度去推工程总承包和全工程咨询可能会顺利一些。

陈娟认为,把建筑师负责制和工程总承包结合起来,将品质放在首位上,这对责任建筑师或者建筑师团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把主专业以及相关专业或者专项等协调好;另一方面,识别一些风险,做好预判,然后消除风险。

(通讯员 孙小冬)

2024-06-17 ——“匠筑责任 蓝图担当——建筑师负责制发展论坛”圆桌会议纪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5853.html 1 3 打破设计与施工壁垒 引导行业最终转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