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竹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从业四十余载,他尽职尽责,从一名工人成长为企业中层骨干,并多年扎根项目施工生产一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设高品质工程。他就是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二十四局“十大榜样人物”吴根荣。
18岁那年,吴根荣进入上海铁路局工程处第三工程段建筑队,从学徒干起。学徒工就是要干体力活,工地上的脏活累活都要干,所以学徒工首先要能吃苦。“在当时,工地上的搅拌混凝土都是通过工人手动将水泥、沙子、石子等材料放入搅拌容器中,然后用铲子进行搅拌,常常几十平的混凝土要搅拌七八个小时。”吴根荣回忆道。
两年后,吴根荣“出师”成为项目上的一级钢筋工。“手中有团火,四季炙热无法躲,十个里有九个黑,全身上下全是灰”这首小诗可以说是对吴根荣当钢筋工的写照。虽然工作又累又危险,但吴根荣年纪轻,能吃苦、又肯干好学的性格很快得到了单位上下一致认可,将他推荐到上海电视大学工民建专业进行学习。
大学顺利毕业后,吴根荣进入上海铁路局工程总公司第三工程公司团委工作,并于198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此后,吴根荣在公司积极开展党务工作,恪尽职守,不断前行。
在2004年中铁二十四局成立之初,领导找到吴根荣谈话,派他去项目上工作。当时,吴根荣的双亲年迈需要照顾,家里的小孩也才刚上学的年纪,家里正是离不开人的时候,但吴根荣却义无反顾。“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情况,不能总强调自己的情况特殊,而且既然组织派我去项目上,那我就去。”不去的理由有一万个,而去的理由只有一个。吴根荣这一去,就整整去了20年,彻底在项目上扎了根。
从2005年的合宁铁路工程项目,到2008年沪宁城际铁路工程项目,再到2010年的金温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工程,2015年的连镇铁路项目,2020年的连徐铁路项目……20年的时间里吴根荣在项目上强党建、抓管理、铸品牌、育人才,带领班组攻坚克难,建设了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
咬定青山不放松
时代飞速发展,金温铁路也在呼啸行进中迎来巨变。老金温铁路时速低、运力饱和,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2010年由中铁二十四局承建的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以下简称“新金温铁路”)上马。开工前,集团成立金温扩能改造工程指挥部,任命吴根荣为指挥部党工委书记、副指挥长。吴根荣勇挑重担,坚定信念:“不畏惧,不胆怯,咬定青山不放松!”
金温铁路贯穿浙西南山区,群山连绵、山高沟深,并设置大量高架桥和隧道,不仅工程修建难度极大,沿线地区工程施工的前期工作更是矛盾突出、困难重重,每一项都是对项目书记吴根荣智慧与能力的考验。
面对前期工作的种种情况,吴根荣在与村民沟通的时候努力做到位置互换,设身处地地考虑其处境和诉求。并坚持“责任到人、指标到人”的原则,加强“多层次”对接,与县级、乡镇、街道共同联动式解决问题。
最清晰的脚印,总是踩在最泥泞的路上。数不清吴根荣打了多少个的电话,敲开了多少户的大门,经过不断地沟通、沟通、再沟通,终于做通了大多数村民的思想工作。但极个别村民仍固守己见,尤其是当村民跟项目部打起了“持久战”时,令吴根荣深感无力。
“依法合规的流程是决不能突破,前期工作的任务是一定要达到!”吴根荣深知,作为项目书记,要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作为共产党员,更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声音。在这两难的时刻,吴根荣拿起笔伏案写下了一封信,一封寄给市委书记的信。
信中,吴根荣一字一句地写下项目遇到的困难、百姓急切的诉求……字里行间的力度,万千思绪的揣度,都是一通电话、一则电邮无法比拟的。
1个月后,这封沉甸甸的信有了回音。市里高度重视,并下达批示,要求大力保障项目的施工。政府派专人深入群众中,做思想疏导工作,打消老百姓心中的疑惑,消除心中的顾虑。经过不断地疏导、沟通,村民逐渐放下心中的顾虑,积极配合项目前期工作。吴根荣长舒了一口气。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而今铁龙已穿山过海。2015年12月25日上午,这条长188公里的双线电气化铁路如期开通,将武义、永康、缙云、丽水和青田等地一齐拉进了长三角的高铁网络中,在浙南老百姓的盼望中,在全体建设者的奋斗中,新金温高铁的时代正式来临。
在新金温铁路项目长达5年的建设中,吴根荣始终坚定着最初的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就如同青山上生长的竹子牢牢地扎根于岩石中那般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项目一线。新金温高铁项目刚刚顺利竣工后,吴根荣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另一个项目施工第一线……
“头雁”领航 “雁阵”齐追
在位于江苏的项目上有这样一个班组,他们不怕吃苦、敢于担当,获得江苏省工人先锋号集体、江苏省铁路办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多个荣誉;该项目部的党工委书记,更是凭借着“老黄牛”般的实干精神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这支“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铁军就是由吴根荣带队的中铁二十四局连镇铁路项目班组。
在荣誉的背后,凝聚了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吴根荣长期的执着和努力。吴根荣集连镇铁路项目党工委、纪工委书记于一身,同时又是项目工会主任,所涉及到的具体、细节的工作非常繁杂,他深感责任重大,并在项目建设之初就明确信念“唯有不懈努力才能不辱使命。”
连镇项目班子成员来自五湖四海,虽然大家平时有认识和接触,但并没有一起搭班子,此时的项目班子就像松散的沙子,大家各自都有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思路,需要时间磨合。一堆沙子虽松散,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混合后,会比花岗岩还坚韧。
为了打造坚韧的项目班子,吴根荣通过生产会、办公会、座谈以及多次的一对一谈话等方式在项目上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加强班子队伍的建设,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班子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放到合适的地方就大放光彩,快速磨合,取长补短极为重要,这也是项目党建工作的第一要务。”吴根荣说道。
同时,吴根荣要求各分部创办“工地大学”、开设职工书屋,并购置了上千余册书籍,供职工业余阅览。他还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棋艺、球类等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吴根荣时常说:“对待员工要友善,多理解他们出门在外的难处。”在项目部“家文化”的氛围下,整个连镇铁路项目班组展现出极强的凝聚力,这也成为日后项目建设制胜的关键。
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吴根荣力求以求真务实作风开展党建工作。一是协助项目经理抓好生产经营工作,与项目经理多沟通,“不能你打你的鼓,我吹我的号”,并且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好宣贯,“让大家都明白只有集体好,个人才能好”的道理,齐心协力带领项目团队完成既定目标。二是坚持党建工作必须与项目中心工作相结合“要懂业务,不能就党建谈党建,不能‘两张皮’,大家一听书记总说外行话,那你今后在项目就没有话语权了。”要用党建工作力量推动施工生产,用施工生产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三是与项目所在地方、部门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增强彼此沟通和联系。为促进项目推进,吴根荣还多次组织了地方相关领导和部门人员与上海铁路局及省铁办的对接活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项目的主要管理者,吴根荣紧盯中心任务,适时调整主攻方向,丰富工作内容、延伸工作手臂、深化活动开展,“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确保党建工作始终“直线行驶”。
2017年吴根荣获得江苏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一枚,在“领头雁”的带领下,连镇铁路项目班组成员“不怕苦、勇于担责、能打硬仗”荣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集体2个、江苏省铁路办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股份公司劳动竞赛综合优胜单位、股份公司工人先锋号及局集团公司团委优秀青年突击队等,项目党组织也被上海市城乡建设交通工作党委授予“建设先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清风扬正气 廉洁守初心
吴根荣在抓项目生产、抓安全、抓质量、更抓党风廉政建设,如发现项目风气不太正时,立即纠偏。他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底线,不管涉及谁的个人利益,风清气正的团队才有战斗力。”
若对廉洁从业危机应对不当,将会使国家和企业财产蒙受损失。吴根荣在规范工程劳务招标、控制劳务计价、严把采供环节等方面制定管理办法、建立流程机制、明确管理程序,使整个环节“没有哪一个人能说了算”,在制度上遏止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在操作上筑牢了“不能腐”的防线。
“吴书记公私分明,我与他共事多年,他的一言一行都经得起推敲,他讲廉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中体现,不铺张浪费,不搞特殊,这是他一贯不变的作风。”吴根荣的清廉之风,项目部的同志都有目共睹。
其身正,不令则行。对于项目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领导干部,项目书记要带头模范执行。“我在局集团公司项目已达二十年之久,从没有亲属包工队,从未索要过任何财物,也未曾在任何队伍中报销或支出过应由我本人承担的费用。”吴根荣的话掷地有声!
用担当诠释忠诚,实干诠释尽责,有为诠释履职,廉洁诠释正气。在吴根荣的办公室里,墙上没有悬挂着他此前获得过的任何荣誉奖章,反而是写有“项目党工委书记岗位职责”和“项目党工委书记安全责任制”的两块大牌子被牢牢地固定在座位正对面的墙壁上,抬眼便能看见。
在这一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再是文章中的一句口号,而是钉在墙上每次抬头必映入眼帘的两块牌子,是吴根荣坚守奋斗在项目一线的峥嵘岁月,更是吴根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为坚定的理想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