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建筑人物

数载建桥路 炽热建桥心

——记中交二航局广西建设副总经理、苍容浔江大桥项目经理杨琳

在数字地图上输入中交二航局苍容浔江大桥项目部,位置很快锁定到广西梧州。

“浔江漓江左右流,落霞孤鹜长悠悠。”滔滔浔江水宛如一条丝带,缠绕在群山间。绿水青山中,三座100多米的苍容浔江大桥主塔高高耸立,宁静地看着船来船往。

同样的坐标,与山美水美的景象不同,中交二航局广西建设副总经理、苍容浔江大桥项目经理杨琳看到的却是“出守浔江路险巇”,而攻克建桥路上的“险巇”,正是他的使命。

20年的职业生涯里,杨琳从上海长江大桥起步,先后参加过6座大桥建设,从上海崇明岛,到南京栖霞山,再到广西梧州,他始终在与高山险滩急流作斗争,和项目团队一起在美丽的山水间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桥。

长江口和桥梁结缘

杨琳笑言自己和桥梁有特别的缘分。

2005年10月,该公司组织参观杭州湾跨海大桥。茫茫大海上,桥梁如一条长龙蜿蜒伸向天际,令杨琳感到“震撼”“壮观”,由此对桥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暗暗下定决心,等到自己建桥的时候,也要把桥梁修得结实、漂亮。

上海长江大桥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海上作业,遇到台风天是常有的事。一次,正在海上的杨琳突然收到上级通知:台风即将来临,安排工人撤离。身为安全员的他立即组织工人有序撤离主墩平台。

没一会儿,台风呼啸而至,瞬间掀起巨浪。海水一波又一波直直地冲上高空,浪头打在离水面十几米高的平台上,还没来得及撤离现场的杨琳目睹了这一幕。这是他首次直面大自然的强大力量,心底顿生敬畏之情。

长江口呈喇叭状,因而大桥的位置离岸边很远,坐船到岸上的项目驻地至少要半小时。杨琳每两周回一次驻地,平时住在海上的施工平台。

“因为对桥梁有着深厚的情感,施工现场所有的工序,我都积极参与,加上每天和负责施工、测量、设备的同事吃住在一起,遇到问题就向他们请教,我的技术水平提升得很快。”杨琳回忆道。

在这样复杂的水文和地质条件下,杨琳和同事把大桥的两座主塔基础稳稳地扎在长江的河床上。2006年8月3日,上海长江大桥圆满完成被称为“长江第一吊”的主墩钢吊箱安装工程。

“看着那样大的一个家伙被吊起来,安稳地放在我们指定的位置,心中很有成就感。而因为有成就感,就会有更大的动力把剩下的事情做好。”杨琳说。

2009年10月31日,上海长江大桥通车运营。2013年,该项目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相思洲上的“二航桥”

古有相思洲,今有“二航桥”。

坐落于广西贵港平南境内的相思洲岛形似梭子,四面环水。浔江水一年四季滔滔不绝,寄托着人间绵绵不绝的相思,故古人取名为相思州。在参加过相思洲大桥建设的人们中间,至今流传着“二航桥”的故事。

相思洲大桥是广西境内最大跨径的斜拉桥,桥区浔江属于山区季节性河流,桥区水位变幅最高达16米。受水位变化的影响,南北两座主塔的卵石层基础大不相同。北塔基础几乎没有覆盖层,南塔基础则常年积压着16—25米厚的板结卵石覆盖层,对成桩的挑战非常大,桩基施工进度远远落后于北塔。

时任项目经理的杨琳带领团队发起了南塔基础施工攻坚战,目标是必须在汛期来临前完成南塔承台第一层混凝土浇筑:“首先是基础施工太复杂,那些卵石层已经板结了不知道多少年,挖机将它们挖松动后会产生‘漏斗’效应,导致塌孔和断桩;其次是钢围堰需要整体拼装,与主墩板结卵石覆盖层清理同步作业以节约工期;接下来还有钢围堰的水下封底……这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又不断冒出新问题的长期的过程,好在难题被我们一一攻克。”

2019年6月,项目团队开始进行南塔第一层承台钢筋绑扎,此时,广西已是“桑拿天”,钢围堰里的温度高达四五十摄氏度,作业工人下到钢围堰里,不一会儿就浑身汗湿,工效极低。

为了确保施工节点,杨琳把所有管理人员召集起来,带领他们和工人一起抬钢筋、绑钢筋,令工人备受感动、倍增干劲,项目部最终赶在洪水来临前完成混凝土浇筑。

七月上旬,洪峰呼啸而至,将整个钢围堰淹没。洪水退走后,杨琳到现场检查,看到钢围堰稳定、安全,倍感欣慰:“那一刻,感到所有吃过的苦、想过的办法、熬过的不眠之夜,都是值得的。”

在杨琳的带领下,项目团队一路披荆斩棘,在全线21个标段率先完成标准化场站建设,荔玉路指挥部以此为模板制定了标准化建设指南;项目桥梁施工现场标准化获全线观摩,多项管控措施入选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标准化指南;技术创新方面,项目大跨径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多节段安装施工关键技术获国际先进水平……

时任项目副总工的殷绪敏回忆道,建设过程中,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对相思洲大桥建设管理经验和技术措施给予高度认可,对项目经理杨琳多次给予高度评价,称大桥是“二航桥”。

自此,“二航桥”的别称不胫而走。

“遇到困难要先动起来”

“他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熟悉杨琳的领导、同事这样评价他。

杨琳大学毕业于工商管理专业,2004年参加工作后的短短数年里,通过坚持不懈地自学,先后取得了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证书。

用学到的知识指导现场创新,是他不断前进的源泉。

苍容浔江大桥是国内首个采用桩墙组合结构的锚碇基础悬索桥,锚碇桩基和地连墙最大深度64.5米,要求桩基成桩垂直度须控制在1/400以下,这意味着桩基钻孔时,垂直度每四米允许偏离中心点1厘米。而常规桥梁桩基对此的要求是1/100。

项目工段长王磊说:“拿到图纸的时候,所有的技术人员心里都没有底,不知道该怎么办。杨经理鼓励大家先打第一个层级看看,如果确实有问题,我们再商量怎么解决。”

针对桩墙组合结构的特点,现场采用的是四级钻进的方法。分级钻进的好处是,当上一个层级的成孔垂直度有偏差时,在下一个层级能及时修正。

第一个层级打完后,垂直度在1/300左右。杨琳到现场查看后告诉王磊,可在打第二个层级的时候去修正这一问题,在修正过程中,按层级逐层逐级加大桩基和二期槽的垂直度检测频次。穿越不同的地层时要检测,容易产生垂直度倾斜的地方也要检测。

按照杨琳提供的工作指导思路,项目部总结出“逐级逐层”的桩基钻孔垂直度检测方法,一步步修正整个桩基的钻孔垂直度,保证了一期桩基垂直度达标率为100%,同时确保了桩墙组合的完整性。

王磊说,当时大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不敢开钻”,而杨琳告诉他们:“进度慢点不怕,有问题也不怕,但是必须要动起来,动起来才能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如果一直停留在原地观望,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主动作为,克难奋进。杨琳正是以这样的信念,和团队一起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南京长江第四大桥是中国首座三跨吊悬索桥、国内跨径最大的双塔三跨悬索桥,被誉为“中国的金门大桥”;灌河大桥荣获国家公路行业最高奖项“李春奖”;连镇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为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悬索桥、中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其中北锚碇沉井为世界已建成最大陆地沉井;相思洲大桥建设创下“主跨最大、桥塔最高、钢混组合梁最重”的广西建桥史上三项之最;正在建设的苍容浔江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独柱式三塔空间缆悬索桥……

常年在水上漂泊研究桥梁,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杨琳却不觉得。在他看来,能参与每座桥的建设,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他说,中国的路桥事业需要我们去开拓、去创新。当前,中交二航局已打造了以顶尖建造技术闻名于世的港珠澳大桥,正在建设主跨达2300米的“世界第一跨”张靖皋长江大桥,向世人展示世界级大桥的“中国智造”。二航局建桥“梦之队”的未来依然是星辰大海,中国人丈量江河湖海的脚步永不停歇。

(通讯员 朱晓)

2024-07-01 ——记中交二航局广西建设副总经理、苍容浔江大桥项目经理杨琳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044.html 1 3 数载建桥路 炽热建桥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