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设计

探讨桥梁美学 提升工程品质

第三届桥梁建设技术与艺术创新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

6月19日至21日,第三届桥梁建设技术与艺术创新学术会议在广州南沙召开。

该会议由《桥梁》杂志社联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会议得到了多家桥梁建设管理单位、境内外众多的市政设计院、交通设计院、建筑设计院及研究机构的支持,有40多家境内外设计公司递交了120多个方案参加评选,报名参会的代表近600人。

6月19日下午,“2024桥梁艺术创新设计方案交流活动”举办。该活动旨在为行业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推出更多弘扬桥梁设计美学、践行桥梁艺术设计、体现创造精神的经典作品。根据评选规则,最终获得“最佳推荐方案”的是重庆两江桥、广州南沙创享湾聚星桥、天峨龙滩特大桥。获得“最佳结构合理性推荐方案”的是白居寺长江大桥;获得“最佳环境和谐性推荐方案”的是安托山生态廊桥;获得“最佳视觉艺术性推荐方案”的是海心桥;获得“最佳文化创意性推荐方案”的是河北崇礼太子城冬奥五环桥。

6月20日全天和21日上午,会议主报告会及三个分论坛报告会分别举行。报告人从桥梁艺术与美学设计、桥梁建设新技术与新材料等方面,为与会人员带来了多场学术盛宴。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林同棪国际(中国)公司董事局主席邓文中认为:一座桥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实用,经济和美观”。安全和实用的目的可以根据设计规范达到,而经济与否可以与相似的桥梁比较得出,至于美观一般只能在建成后从市民大众的反馈来评判。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黄卫的报告,针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与长寿命发展,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做了相关的分析与总结。报告还总结了多类型绿色低碳材料的典型工程应用,为实现我国交通领域的“双碳”目标提供重要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认为: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演进,结构成就建筑之美。结构技术与建筑文化交融的城市建筑与大型基础设施的总体布局、风貌应当与城市及自然环境融合,体现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学术报告结束后,与会代表们一起参观了广州南沙聚星桥、广州明珠湾大桥、东莞滨海湾新区龙涌人行桥、凤凰一桥、凤凰二桥、凤凰三桥。

会议同期,还举行了相关企业的产品及技术展示会。

(东大院)

2024-07-01 第三届桥梁建设技术与艺术创新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056.html 1 3 探讨桥梁美学 提升工程品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