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建筑行业数字化发展年度盛会——中国数字建筑大会2024全体大会在广州召开。进入转型关键期的建筑业,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怎样激活数字化新引擎……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
“建筑业是数字化程度较低的行业之一,业务割裂、数据孤岛、碎片化系统等问题制约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华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俊勃表示,但建筑业数字化也体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罗俊勃看来,建筑业要强化数字赋能,不断推动建造方式和建设管理模式转型升级,激发形成适合建筑业特点的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一词,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建筑业承担着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数字技术已逐渐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其应用也正在成为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领着该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除此之外,在建筑服务领域,数字化技术同样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重点十分突出,通过数字化优化设计和施工管理,实现项目更好更省更快地建设。此外,新型全过程咨询服务业的兴起,包括项目级BIM、企业级ERP、城市级CIM服务业以及BIM或CIM+等,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
数字化技术还在推动建筑行业新业态的形成。投—建—营、城市更新、装配化+等,都是数字化技术推动下的新业态。这些新业态不仅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升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在罗俊勃的带领下,华鸿建设集团积极探索和实践数字化技术,在建筑生产领域,采用装配化、工业化、标准化、模块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像制造汽车一样制造房屋,不仅提高了建筑效率,还确保了建筑质量。同时,华鸿建设集团还将供应链、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融入建造过程中,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加智能、绿色的解决方案。
罗俊勃的远见和领导力不仅引领华鸿建设集团的数字化升级,他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模式,也为更多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未来已来!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其中《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提出,到2026年,建材行业生产制造智能化、经营管理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以上,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达到55%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5%,实现产业链协同企业比例达到25%。
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转型不仅引领行业新风向,更将深刻重塑经济发展格局。 (苏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