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3日,在南京智能建造工作推进暨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全国首个智能建造项目集聚区正式在南京南部新城挂牌。
2022年底南京市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通过政策保障、试点培育、平台建设、技术创新等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培育了35个市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13家试点企业,创新性地在南部新城开展了智能建造项目集聚区试点工作。此外,该市6项经验做法入选住建部《发展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6个项目入选省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
会上挂牌成立的南京市智能建造项目集聚区位于南部新城,将重点围绕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维全生命周期,大力推进数字化场景应用和试点项目建设,提升建筑业数字化、工业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目前,该区域内集聚了5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分别以全寿命周期网络动态监管、北斗定位基坑智能监控、BIM技术搭建智能建造平台、项目综合管理平台、3D打印建筑模具及景观小品为特点打造“先行样板”。同时,一批智能建造企业开始在新城落地。
据悉,南部新城作为南京市重要的功能板块,承担了大量新技术、新场景的试点和示范建设,是住建部 BIM(建筑信息化模型)和CIM(城市信息模型)双试点片区,是江苏省综合管廊试点、海绵城市试点,也是中芬低碳生态试点示范城市、江苏省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区域集成示范。
会上还举行了南京市智能建造产业协同发展联盟成立启动仪式。首批成员单位共112家,涵盖开发建设、勘察设计、建筑施工等企业及建设领域相关行业协会。38名专家来自10所高校,由院士领衔组成专家委员会。
南京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联盟将积极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优势,全面构建政府、企业、项目、人才等多元主体高效协同和科研、设计、生产、施工等各类要素集聚融通的产业新生态,推动形成优势互补、互鉴共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一批综合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拓展智能建造技术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场景,全面推进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智能建造产业协同发展联盟,未来南京还将统筹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在全市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推动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形成独具南京特色的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经验做法。
另据南京市最新印发的《关于在我市建设工程中鼓励和引导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的通知》,8月1日起,该市政府投资新开工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投资总额超过1亿元的市政工程项目、企业投资的改善型住宅,将全面鼓励采用智能建造技术。(宁建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