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住建局等15个部门印发《青岛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建设方式加快从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基本形成;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2060年前,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系统性变革全面实现,美好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治理现代化全面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构建绿色发展空间格局成为当务之急。《方案》明确,合理布局地铁轨道交通、城市快速干线交通、生活性集散交通、绿色慢行交通设施,主城区道路网密度大于8公里/平方公里。坚持推动城市更新,建立完善城市更新和城市治理长效机制。
在绿色生态城区打造方面,鼓励新建城区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深化重点片区绿色低碳建设,集中连片推广高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推广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鼓励由低碳向零碳升级,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到2025年,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城区不低于5个,零碳试验区不低于1个。
建设绿色低碳社区——在城市新建住区中推进完整社区创建,构建15分钟生活圈。推进绿色低碳社区建设,引导可再生能源进入社区能源消费终端。到2030年,该市完整社区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既有居住社区配建相关设施,有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到2025年,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要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结合上级政策要求和辖区实际,适度推进2005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
提升建筑全链条绿色低碳水平至关重要。《方案》明确,要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将星级绿色建筑与“好房子”建设相结合,城镇新建5000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和商品住房项目全面执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到2025年,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1.5亿平方米以上,80%以上县级及以上机关达到节约型机关创建要求。
不断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比如以西海岸新区、崂山区为试点,规模化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到2025年,累计推广超低能耗建筑120万平方米以上。鼓励建设近零能耗建筑,发展低碳、零碳、产能建筑。加快建筑领域设备更新,推进存量建筑节能改造。对具备改造价值和条件的居住建筑,结合居民意愿应改尽改。 (王冰洁)